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讲述了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以技术层面为主线,以技术途径为重点,以人物活动为架构,客观翔实地再现了人类电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全书以技术层面为主线,以技术途径为重点,以人物活动为架构,客观翔实地再现了人类电信技术的发展过程。本书旨在缩短发明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启迪智慧,激发好奇心,增进探索欲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也适用于理工科大学生课外延伸阅读、专业人员查阅历史以及广大的爱好者和发烧友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毛春波,1960年出生于河北滦县,1982年2月本科毕业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工作,从事选煤自动化应用技术研究。期间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两项发明专利(职务发明)。1993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等职。曾任九三学社唐山市委委员,煤研分院基层委员会主委。在选煤自动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力。2001年7月辞职创办公司,出任董事长至今。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业余研究电动力学发展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电池
1.1 伽凡尼电
1.2 伏特电堆
1.3 槽形电池
1.4 丹尼尔电池
1.5 格罗夫电池
1.6 本生电池
1.7 普兰特蓄电池
1.8 勒克朗谢电池
1.9 赫勒森干电池
1.10 容纳镍镉电池
第2章 电流计
2.1 电流的磁效应
2.2 施威格正切电流计
2.3 诺比利无定向电流计
第3章 有线电报
3.1 静电时代的电报
3.2 萨尔瓦的电报
3.3 萨默林的电报
3.4 亨利的电报
3.5 高斯和韦伯的电报
3.6 西林格的电报
3.7 惠斯登和库克的五针电报
3.8 莫尔斯-维尔的电报
3.9 海底电缆
第4章 感应线圈
4.1 电磁感应
4.2 柯兰的感应线圈
4.3 佩基的感应线圈
4.4 鲁木阔夫线圈
4.5 感应线圈的历史功绩
第5章 电话
5.1 布尔瑟的设想
5.2 赖斯的电话
5.3 梅乌奇的“语音电报”
5.4 格雷的“话音电报”
5.5 贝尔的“电报通信术”
5.6 爱迪生炭精受话器
5.7 对讲电话
5.8 振铃
5.9 交换机
5.10 群雄逐鹿
5.11 磁石电话
5.12 长途电话
5.13 自动交换机与拨号电话
5.14 共电式电话
5.15 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6章 无线电报
6.1 麦克斯韦方程组
6.2 赫兹波
6.3 早期的无线电
6.4 布冉利-洛奇铁屑检波器
6.5 波波夫的无线电
6.6 特斯拉的无线电
6.7 马可尼的无线电
6.8 肯涅利-亥维赛层
6.9 泰坦尼克号
第7章 发现电子
7.1 法拉第管
7.2 盖斯勒管
7.3 普吕克
7.4 希托夫管
7.5 克鲁克斯管
7.6 勒纳德管
7.7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发现电子
7.8 电子的电荷
7.9 威尔逊云雾室
7.10 密立根油滴实验
第8章 电子管
8.1 爱迪生效应
8.2 真空二极管
8.3 真空三极管
8.4 真空四极管和五极管
8.5 X射线和X射线管
第9章 无线电广播
9.1 广播
9.2 收音机
9.3 中波
9.4 短波
第10章 电视
10.1 照相 电影
10.2 尼普科夫圆盘
10.3 布劳恩管
10.4 电视
10.5 超短波
第11章 微波技术
11.1 波导
11.2 磁控管
11.3 速调管
11.4 行波管
11.5 微波天线
11.6 雷达
第12章 微电子技术
12.1 半导体
12.2 晶体管
12.3 集成电路
12.4 美国硅谷
参考文献
人物索引
电信技术发展史是201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毛春波。
得书感谢您对《电信技术发展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