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宋诗与中国诗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内容简介

本书依次阐述黄氏诗学的根本说、情性说、兴寄观、学古与创新、法度与入神这样几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最后归结为黄氏的诗体说,并且从“分体诗学”的角度研究山谷各体诗歌的渊源、发展、变化的具体轨迹。这样的论述结构,一方面是要体现纵向与横向、体系与历史的结合,同时也是为了从诗学思想出发,去接近其创作实践,尽可能地阐述出存在于黄庭坚诗学实践中的鉴赏力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史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诗学”一词的传统含义

二、诗学与创作中的鉴赏力

三、黄庭坚诗学的生成背景和实践课题

四、黄庭坚诗学体系的构成及其思维方法

壹 根本说:诗人的伦理本质

小引:在认识诗人本质方面的派别倾向与黄氏的立场

一、基本理论及其思想渊源

二、“根本”与黄氏的伦理道德体系

三、根本说与黄氏诗学的伦理学课题

余论:根本说的普遍意义及关于黄诗伦理价值的评价

贰 情性说:诗歌本体论

小引:本体反思与诗学实践的关系

一、黄氏情性说的基本内涵

二、黄氏情性说所蕴含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三、黄氏情性说与合道不怨的创作思想

四、黄氏情性说与北宋诗坛情性说的渊源关系

余论:黄氏情性说的人格及个性方面的基础

叁 黄庭坚的兴寄观和黄诗的兴寄精神、兴寄方法

引言:兴寄传统及唐宋诗学的兴寄问题

一、黄氏兴寄观的内涵

二、宋代的黄诗研究者对黄诗兴寄特点的认识

三、黄诗对传统诗歌比兴艺术的继承

四、黄诗对比兴传统的发展

结语

肆 学古与新变:黄庭坚对诗歌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辩证认识与实践

一、黄庭坚关于学古与新变的基本理论主张

二、黄诗艺术是学古与创新辩证统一的成果

三、黄氏学古理论的诗学史渊源:拟古诗学与复古诗学

伍 诗法篇(上):渊源及其基本理论

一、诗法内涵的理论分析

二、诗法理论的形成历史及黄氏诗法的渊源

三、山谷关于诗法的基本范畴

四、山谷诗法思想实践上的针对性及其所指向的创作理想

陆 诗法篇(下):诗学实践中法度、气格的演进

一、及第后诗道的初悟

二、诗法的形成与风格的成熟

三、晚期诗法的深化

柒 诗体篇引论:唐宋诗体的发展与黄氏的体裁思想

一、唐宋诗体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发展趋势

二、黄氏体裁学的基本思想和实践倾向

捌 黄氏分体诗学之一:古体诗学

一、五言古诗

二、七言古诗

玖 黄氏分体诗学之二:律诗学

小引:常与变的统一

一、五言律诗

二、七言律诗

拾 黄氏分体诗学之三:绝句学

一、五绝

二、六绝

三、七绝

参考及征引文献目录

后记

重排版后记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钱志熙。

得书感谢您对《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南开诗学(第一辑) 电子书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
映照的认知诗学研究:隐喻、象征和讽喻(英文版) 电子书
《白鲸》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美国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执意追逐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却最终自取灭亡的故事。本书从生态、社会政治和酷儿理论三个角度,对小说中的隐喻、象征和讽喻的映照进行了研究,有机结合了读者、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作品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范式,并通过隐喻的连贯性、象征的系统性和讽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对阅读的有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 电子书
本书以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为研究角度,结合英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西方文史理论思潮,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三种英国历史小说文类形态的嬗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性阐释。这对于弥补英国历史小说文类整体性研究和西方历史小说研究理论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