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国内心理学与教育领域10多位专家学者联袂推荐,包括发展心理学家、全国儿童发展追踪项目人陈会昌,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亲子作家李峥嵘等10多位业内人士。

并非单纯的教育类图书,而是从近年大家普遍认可的原生家庭、亲子、依恋的角度,来帮助新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毕业于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在做亲子关系咨询的几年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父母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的关系?

情绪管理会给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气压”带来哪些影响?

父母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方式,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职业发展?

关系决定关系,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养技巧,《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帮大家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孩子。

内容简介

关系决定关系,童年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其成年后各种关系的质量。每一个成年人身上的困境都映射出其童年时与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是否健康,这是现在心理学界普通大众都已理解的事实。那么对于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年轻的抚养者,怎样才能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呢?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内容的基础是作者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从业经历与自身育儿经验的结合。先从理论上为各位年轻父母讲解了亲子关系的内核——依恋,然后将其细化分解为更易懂且可执行的12种亲子关系力:富养力、尊重力、接纳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绪力、拒绝力、游戏力、独处力、真实力及幸福力。

对于年轻的抚养者来说,无论对自身问题是否觉知,《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都可以让大家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完成作为父母的修行,与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

张琳琳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师从全国儿童发展追踪研究人,专注于对儿童从2岁到14岁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追踪研究。

参加过焦点解决(SFBT)、萨提亚家庭治疗、首届中美婚姻家庭治疗国际研究会、MBTI性格分析与应用工作坊、TA人际沟通课程等多种系统培训,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等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在北京重点高中开设中学生人际关系系列心理课,参与友谊心友心理诊所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团体治疗。

为多家500强企业提供亲子关系、压力和情绪管理等主题的心理健康培训。

章节目录

各方推荐

推荐序 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前 言

引 言 关系决定关系,童年期的关系决定了成年后的关系 // 1

第 一篇 依恋与亲子关系

第 1 章 我们作为父母的亲密关系状态塑造了孩子关于亲密关系的信念 // 11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我们的婚姻状态,会给孩子的亲密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第 2 章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影响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 21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的关系?

我们对父母角色的看法,如何影响孩子对我们的看法?

第 3 章 学会情绪管理,为孩子提供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 // 27

情绪为什么这么重要?

情绪管理会给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气压”带来哪些影响?

第 4 章 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让孩子拥有广阔的职业前景 // 33

我们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方式,会对自身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方式,又会如何影响孩子的职业发展?

第 5 章 依恋关系源于真实的相处和陪伴 // 41

成年阶段的依恋关系以内隐的安全基地的形式在发挥作用,但这个

安全基地的形成始于婴幼儿阶段的日常照料。

第 6 章 依恋关系大于一切教养技巧 // 51

亲子关系比任何具体的教养技巧都重要。

第二篇 12 种亲子力帮你和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第7章 富养力 // 59

富养自己的父母给孩子见过世面的眼睛和心灵。

第 8 章 尊重力 // 75

尊己敬人的父母让孩子学会真正的自尊和自爱。

第 9 章 接纳力 // 91

接纳且不批判的父母让孩子在试错中保持探索欲。

第 10 章 信任力 // 103

敢于信任的父母让孩子最大程度地释放天赋潜能。

第 11 章 放手力 // 115

“狠心”不控制的父母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人生。

第 12 章 共情力 // 129

会共情的父母让孩子掌握与他人交流的密码。

第 13 章 情绪力 // 141

会管理情绪的父母让孩子学会为自身情绪负责。

第 14 章 拒绝力 // 157

有边界感的父母给孩子敢于说“不”的能力和底气。

第 15 章 游戏力 // 171

有趣、会玩耍的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最直接的亲密感。

第 16 章 独处力 // 181

享受独处的父母帮孩子建立专注和抗打扰能力。

第 17 章 真实力 // 193

真实有温度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第 18 章 幸福力 // 205

有本事幸福的父母让孩子拥有追求幸福的动力。

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是2020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琳琳。

得书感谢您对《依恋与12种亲子关系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因为我是女性 电子书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 电子书
五个模块,探讨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直面家庭矛盾及重大事件背后内心的困惑。
情感暴力 电子书
一本教你识别情感暴力、远离情感暴力的心理学书籍。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帮助你的孩子在与外界的融洽协调中茁壮成长 电子书
送给内向孩子和他们父母的珍贵礼物,将全方位协助父母们教养他们内向的孩子。
恋爱心理必修课 电子书
爱情是什么? 为什么童年经历会影响你对恋爱对象的选择? 为什么男女恋爱时的行为差距这么大? 恋人是与自己相似好还是互补好?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什么相爱容易相处难? 如何越争吵感情越好? 如何看穿恋爱中的谎言? ...... 《恋爱心理必修课》回答了人们对世间美好的感情的诸多疑问, 希望阅读后,每一位想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读者, 尤其是对爱情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年轻人, 可以拿到爱情这门课的学分。 发展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会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桑志芹作序推荐。 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徐凯文、有书创始人雷文涛、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麦子熟了COO杨旭等10多位业内业外多领域人士推荐。 作者之前的同名慕课效果很好,点击量已超过140万次,一小时的直播课收到2万多个点赞, 得到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凤凰、搜狐、扬子晚报等30多家媒体的报道与推荐。 《恋爱心理必修课》书稿内容是《亲密关系》的通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