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汤因比的开创性工作,打破了前人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而是从全球的视角,从人类整体文明演进来看待历史。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在汤因比之前,从来没有人以这种模式研究过人类历史,汤因比倚仗超人的学术能力,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项宏大的研究,并且对后世的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汤因比梳理了21种成熟的文明——西方社会、东正教社会(东正教-拜占庭社会、东正教俄罗斯社会)、阿拉伯社会、伊朗社会、古印度社会、远东社会(中国社会、朝鲜-日本社会)、希腊社会、叙利亚社会、印度社会、中国社会、米诺斯社会、苏美尔社会、赫梯社会、巴比伦社会、埃及社会、安第斯社会、墨西哥社会、尤卡坦社会和玛雅社会,历数它们从兴起、强盛到衰亡、解体的过程。
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阿诺德·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历史研究(上卷)
作者序
节录本编者的说明
第一部 导论
第一章 历史研究的单位
第二章 诸文明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各个社会的可比性
第二部 文明的起源
第四章 问题的提出以及为何无法解决
第五章 挑战与迎战
第六章 抵抗逆境的美德
第七章 环境的挑战
第八章 “中庸之道”
第三部 文明的成长
第九章 停滞的文明
第十章 文明成长的本质
第十一章 成长的分析
第十二章 成长过程的差异
第四部 文明的衰落
第十三章 问题的性质
第十四章 决定论者的解决方案
第十五章 对环境控制力的丧失
第十六章 自决的失败
第五部 文明的解体
第十七章 解体的性质
第十八章 社会机体的分裂
第十九章 灵魂的分裂
第二十章 解体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解体的节律
第二十二章 解体的趋同
编者说明和表格
编者说明
表格
论点摘要
历史研究(下卷)
序
编者说明
第六部 大一统国家
第二十三章 目的还是手段?
第二十四章 永恒的幻想
第二十五章 “为人作嫁”
第七部 普世教会
第二十六章 关于普世教会与文明关系的不同观点
第二十七章 文明在教会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部 英雄时代
第二十九章 悲剧的进程
第二十八章 尘世纷争的挑战
第九部 文明在空间上的接触
第三十章 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三十一章 同时代文明的碰撞
第三十二章 同时代文明碰撞的戏剧性
第三十三章 同时代文明碰撞的后果
第十部 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
第三十四章 复兴的概况
第十一部 历史规律与自由
第三十五章 问题
第三十六章 人类事务服从“自然规律”
第三十七章 人性对于自然规律的抗拒
第三十八章 上帝的律法
第十二部 西方文明的前景
第三十九章 这种探究的必要性
第四十章 先验的答案难以服人
第四十一章 文明史的证据
第四十二章 技术、战争与政府
第四十三章 技术、阶级斗争与就业
第十三部 结论
第四十四章 本书是如何写成的
论点摘要
历史研究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英]阿诺德·汤因比。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