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结合国内立法与国际公法的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立法问题。
内容简介
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从刑法学角度系统地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的要件、与相关犯罪的比较、刑事管辖权、有关的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的立法完善等问題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具体立法奠定了基础,也为司法实务提供了理论积淀,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国内立法与国际公法的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立法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阮传胜,1995年毕业于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政法系,1997—2000年在华东政法大学师从叶松亭教授、郑伟教授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002—2005年在华东政法大学师从刘宪权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韩国地方行政研究院访问学者、兼职律师。主要学术成果:在《法学》、《政治与法律》、《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六十多篇学术论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著《中国刑法解释》等学术著作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总序
序
第一章 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导论
一、恐怖主义行为的历史渊源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犯罪学角度的分析
三、恐怖主义犯罪发展趋势
第二章 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国际公约概述及略评
一、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国际公约概述
(一)国际联盟制定的国际公约
(二)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公约
(三)联合国附属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公约
(四)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国际公约
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评析
(一)国际公约共识性的内容
(二)立法模式:以“一行为一公约”的模式为主
(三)对国际反恐公约采用间接适用模式
第三章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
二、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立法与理论分歧考察
(一)各国的界定
(二)国际组织的界定
(三)我国学者的界定
三、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二)结论
(三)几组概念的辨析
第四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客体要件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理论概述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客体的界定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侵害对象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侵害对象是无辜者(包括人和物)
(二)国际公约规定的恐怖主义犯罪的侵害对象
第五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客观要件——基于国际法、国内法的分析
一、国际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的客观要件
(一)《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的规定
(二)联合国直接制定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三)联合国附属组织及其他组织制定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二、国内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的客观要件
(一)危害行为
(二)危害结果
(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主义组织的行为
三、国际公约与各国国内法对恐怖主义犯罪行为方式规定的变化趋势
第六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要件——基于国际法、国内法的分析
一、国际刑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要件
(一)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是单个自然人或犯罪组织
(二)国家能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
二、国内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要件
(一)理论序说
(二)各国立法、学界的分歧
(三)在国内法视角下,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为自然人或单位
三、恐怖主义组织
(一)恐怖主义组织的分类
(二)各国、各地区的立法规定及分析
(三)恐怖主义组织的界定
(四)“东突”组织
第七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观要件——基于国际法、国内法的分析
一、国际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主观要件
(一)理论序说
(二)在国际反恐公约中,有关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观要件的立法分类
二、国内法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观要件
(一)理论序说
(二)各国国内法中,有关恐怖主义犯罪主观要件的立法分类
三、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
(二)犯罪动机
第八章 恐怖主义犯罪与邪教犯罪的比较
一、邪教犯罪概述
二、恐怖主义组织与邪教组织的比较
(一)恐怖主义组织与邪教组织的相似之处
(二)恐怖主义组织与邪教组织的区别
三、恐怖主义犯罪与邪教犯罪的比较
第九章 恐怖主义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关系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概述
二、恐怖主义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比较
(一)相似点
(二)区别
三、恐怖主义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比较
第十章 恐怖主义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关系
一、洗钱犯罪概述
二、洗钱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联系
(一)洗钱犯罪可以为恐怖主义犯罪积累资金,积聚经济实力
(二)洗钱犯罪可以消除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证据,为恐怖主义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提供可能
三、恐怖主义犯罪与洗钱犯罪的区别
第十一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一、国际公约规定的沿革及发展
二、国际公约规定的实现
(一)国际公约的适用模式选择
(二)各管辖原则的适用
三、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一)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二)刑事司法程序的转移
(三)承认与执行外国的刑事判决
(四)被判刑人的移交
四、恐怖主义犯罪的引渡问题
第十二章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研究
一、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沿革及现状
二、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模式选择
(一)我国现有反恐立法模式的分析
(二)立法模式选择
三、我国刑法的完善
(一)国际公约与我国国内立法规定的比较
(二)我国的立法完善
附录
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附件
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恐怖主义犯罪研究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阮传胜。
得书感谢您对《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