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内社科领域重量级名家学者在北大的访谈精选集。
内容简介
自1985年创刊以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连续三十年发表了诸多国内外众知名学者的访谈及演讲,本书筛选其中优秀作品,集结出版,以期通过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展现三十年内北京大学诸多名家的学术风采,为国内学子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本卷为名家访谈,访谈对象均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泰斗级学者,包括费孝通、葛兆光、唐德刚、林毓生、陈平原、汪丁丁、曹文轩等。各位学者知无不言,以深厚的学术素养畅谈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回顾、反思、前瞻、方法论。
作者简介
编者陈永利,副教授,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主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专家,北京高校首届十佳辅导员。1997年保送进入北京大学,2004年7月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曾发表、编写大学生职业规划及青年发展指导论文、著作30篇(部),长期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承担十余项国家部委和省市主管部门研究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人类学与文化沟通——访费孝通等五位东亚人类学家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根千枝:民族和文化差异并非冲突的根源
李亦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贯通
乔健: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的关系与族群理论
金光亿:不断拆除文化壁垒
电影史的文化和精神反思及其他——访戴锦华女士
个人写作,但是在个人与世界之间——访肖开愚先生
返本续慧命 ——访蔡仁厚先生
学术史·学术转型·北京大学——访陈平原教授
在哲学和经济学之间——访汪丁丁先生
价值形而上学·儒学·新儒学——访黄克剑先生
自由主义与中国政治——访李强先生
海外与中国——访刘东先生
探寻文学的诗性之灯——访吴晓东教授
重写思想史——访葛兆光先生
知识分子与中国镜像——访王岳川先生
“因果现实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科学研究——访丹尼尔·利特尔(Daniel Little)教授
第一部分 学习经历及感受
第二部分 研究领域
第三部分 美国社会学现状
回归语言——访董强先生
坚守文学性——访曹文轩教授
一、学术的格局
二、文学的基本面
三、“处理”与文学性
四、娘家理论和婆家理论
五、现代化与文学研究
法人类学的解释与延伸——访朱晓阳先生
第一部分 从文学创作到人类学研究——“其实我最有意识要做的是要当一个作家”
第二部分 法人类学的法研究——“法律、规范是个很好的入口,它可以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层面,因为它牵涉如何理解‘真’和‘事实’的问题,朝下又联系到实践的层面”
迫力下的社会科学需要诙谐——访王铭铭教授
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访杜小真教授
读书与研究
经典阅读与生命关怀——访杜维明教授
传统文化的误读与重建——访楼宇烈教授
从实求知与民族情怀——访马戎教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访储槐植教授
在学术与生活,博雅与专精之间——访吴飞教授
人文社科的问题在于过度国际化
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问题意识
做基于生活经验的学问
未名湖畔大师谈(下·访谈)是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永利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未名湖畔大师谈(下·访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