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书帮你解析风景的商品化是如何发生的。
内容简介
《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展示了一个西南侗族村寨被市场化浪潮卷入旅游商品化的过程。风景的商品化,不仅是作为自然环境的山水草木的商品化,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生活和劳作之地、人们生存与依恋的家园的商品化。这一商品化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是什么力量在主导这个商品化的过程?面对这样的商品化,民间社会在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本书主要以风景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性事件来分析风景商品化的三个面向。本书认为,在中国独特的市场转型背景下,风景的商品化需要民间社会的每一个独立个体运用公民的勇气开展自我保护的行动,在行动中锻造公民,生产公民社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一、风景研究
二、市场化与社会的自我保护运动
三、实践形态的国家—社会关系
1.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进入
1.4 研究方法与叙述框架
第2章 风景:从“家园”到“虚构商品”
2.1 历史记忆与地方感
一、历史记忆:“弟兄祖先故事”
二、地方感:边界与共同体
2.2 鼓楼、花桥与社会空间
一、鼓楼与花桥
二、民间社会空间:团的格局
2.3 作为“虚构商品”的风景
第3章 风水与权力:“风水宝地”之争
3.1 旅游开发初期的利益格局
一、公司的进入
二、地方政府与公司的联手
3.2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风水
一、“龙脉山水”
二、“肇兴像艘船”
三、“封禁碑”
3.3 作为地方性策略的风水
第4章 民间社会的风景方案:“自上而下”的努力及其失败
4.1 旅游发展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及落空
4.2 一次契机:省里来的工作组
4.3 民间社会的努力及其失败
一、村集体的发展方案
二、礼团的发展方案
三、走过场的“仪式”
第5章 风景的治理:双重治理的逻辑
5.1 对风景的治理
一、运动式治理与“文明工程”
二、整治“乱搭乱建”
5.2 民间自组织:寨老组织
一、传统的寨老制度
二、当前的寨老组织
三、当前寨老的作用和地位
5.3 经由风景的治理
一、政府建的“非营利组织”
二、“搞维稳工作”
第6章 风水与权力:“风水宝地”再争
6.1 旅游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再调整
6.2 地方政府的风景方案
一、肇兴“二次开发”
二、“大建设”和“小建设”
6.3 未知的结局:“风水宝地”再争
第7章 结论和讨论
7.1 风景的商品化
7.2 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肇兴侗寨个案是2017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周丹丹。
得书感谢您对《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肇兴侗寨个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