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

重读抗战家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实意义:

  为巩固和扩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成果,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选取抗战英烈家书,编辑《重读抗战家书》一书,延续先辈的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同时,本书更是面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极生动、富有说服力的教材。

  史料价值与阅读价值:

  家书是家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反映。抗战家书作为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其重要意义正在被逐步发掘出来。抗战英烈家书中所记述的,既有高级将领保家卫国的战斗豪情,亦有普通士兵朴素的爱国热忱,生动鲜活地展现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将这批家书整理出版,为抗日战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内容简介

  《重读抗战家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辑整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聊城傅斯年陈列馆等单位收藏的32封抗战英烈家书而成。这些抗战英烈家书,时间跨度从1934年至1945年,按照家书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家书作者既有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亦有国军将领;既有高级军官,亦有普通一兵,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内设机构,主要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配合中央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章节目录

1. 吉鸿昌致妻书(1934年11月24日)

2. 赵一曼致子书(1936年8月2日)

3. 高捷成致叔父书(1937年4月10日)

4. 蔡炳炎致妻书(1937年8月22日)

5. 傅常致妻儿书(1937年8月)

6. 左权致叔父书(1937年9月18日)

7. 郝梦龄致妻书(1937年10月10日)

8. 谢晋元致连襟书(1937年10月18日)

9. 赵渭滨致子书(1937年10月24日)

10. 萧远连致兄书(1937年11月27日)

11. 王传馥致父母书(1937年12月)

12. 唐仁玙致妻书(1938年1月5日)

13. 沈尔七致母书(1938年5月17日)

14. 刘宗歆致妻妹书(1938年6月11日)

15. 王有进致父书(1938年6月29日)

16. 王孝慈致弟书(1938年10月25日)

17. 袁国平致侄书(1938年12月)

18. 王雨亭致子书(1939年6月4日)

19. 彭林初致母书(1939年6月15日)

20. 符克致父兄书(1940年2月11日)

21. 潘涛致妻书(1940年2月)

22. 张自忠致战友书(1940年5月1日)

23. 程雄致父母书(1940年5月)

24. 史钦琛致母书(1940年6月)

25. 金方昌致兄书(1940年12月2日)

26. 孙晓梅致姨母书(1941年5月1日)

27. 张文彬致侄书(1941年9月10日)

28. 褚定侯致兄书(1941年12月27日)

29. 戴安澜致妻书(1942年3月22日)

30. 邹毅致祖父书(1942年6月20日)

31. 彭雪枫致妻书(1942年12月3日)

32. 林晖致父书(1945年5月14日)

后 记

重读抗战家书是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重读抗战家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