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

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从5G车联网的特征与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地阐述5G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和重要应用。《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第1章介绍车联网的发展以及5G车联网的特征与需求。第2章分析5G核心通信技术下车联网通信信道的特征和建模方法,并给出多种5G车联网系统信道模型。在5G车联网通信信道建模的基础上,第3章和第4章分别详细论述适用于5G车联网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和MAC层方案设计。第5章重点介绍5G车联网的多个应用方向,包括无人机辅助数据分发、多车协同定位、无人车协作感知、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物理层安全研究等。第6章进行总结与展望。

章节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5G车联网介绍 1

1.1 智能网联车和车联网的发展 1

1.1.1 智能网联车的发展 1

1.1.2 车联网技术 3

1.2 5G通信系统 5

1.2.1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变 5

1.2.2 5G通信系统介绍 6

1.2.3 5G系统应用于车联网 8

1.3 5G车联网的主要特征和需求 9

1.3.1 5G车联网的主要特征 10

1.3.2 5G车联网的需求 12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车载通信信道特征和建模 17

2.1 车载通信信道建模简介 17

2.1.1 车载通信信道建模的分类 17

2.1.2 现有的车载通信信道统计模型 20

2.2 新的车载通信信道统计模型 32

2.2.1 宽带非平稳SISO车载NGSM 32

2.2.2 宽带MIMO车载GBSM 38

2.3 5G的新要求 50

2.3.1 mmWave信道测量 50

2.3.2 大规模MIMO信道测量 51

2.4 3D空-时-频非平稳特性 51

2.4.1 参数方法 53

2.4.2 几何方法 53

2.4.3 混合方法 53

2.5 未来挑战及下一步工作 54

2.5.1 信道测量 54

2.5.2 信道建模 54

参考文献 55

第3章 车联网物理层关键技术 58

3.1 信道估计技术 58

3.1.1 IEEE 802.11p信道估计方法介绍 58

3.1.2 现有信道估计方法比较 63

3.1.3 构建数据导频信道估计法 64

3.1.4 构建数据导频信道估计法的优化 67

3.1.5 车载信道与优??值 70

3.1.6 仿真结果分析 71

3.2 空域调制技术 74

3.2.1 空域调制技术背景 74

3.2.2 差分空域调制设计思路 77

3.2.3 差分空域调制工作原理 77

3.2.4 简化接收机算法 80

3.2.5 性能分析 86

3.2.6 仿真结果与分析 87

参考文献 89

第4章 车联网MAC层方案设计 92

4.1 分布式EDCA机制 92

4.2 基于D2D接入的中心式MAC方案 95

4.2.1 D2D通信介绍 95

4.2.2 基于D2D的车联网通信方案的可行性 97

4.2.3 基于D2D接入的中心式TDMA方案 100

4.2.4 基于D2D接入的中心式OFDMA方案 106

4.3 基于中心式调度的数据分发方案 113

4.3.1 车联网中的数据分发方案 113

4.3.2 车联网数据分发系统模型 114

4.3.3 中心式调度策略 115

4.3.4 基于信道预测的中心式数据分发调度方案 117

参考文献 121

第5章 车联网应用 124

5.1 车联网应用场景和问题 124

5.2 车联网中的无人机辅助的数据分发 125

5.2.1 无人机介绍 125

5.2.2 无人机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127

5.2.3 基于无人机辅助的数据传输模型 128

5.2.4 基于无人机辅助的数据传输协议 130

5.2.5 基于无人机辅助的轨迹调度策略 135

5.2.6 仿真结果分析 138

5.3 基于车联网的车辆协同定位 144

5.3.1 背景介绍 144

5.3.2 研究现状 147

5.3.3 多车多传感器协作定位 151

5.3.4 基于重叠联盟形成博弈的协作定位链路选择 160

5.4 基于车联网的无人车协作感知 169

5.4.1 背景介绍 169

5.4.2 单车占据栅格地图的构建 172

5.4.3 概率分布到地图中的映射 176

5.4.4 地图融合模型 177

5.4.5 仿真结果 179

5.4.6 结果分析 189

5.5 基于车联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 190

5.5.1 背景介绍 190

5.5.2 动态分布式车载存储系统框架 191

5.5.3 多文件车载缓存方案研究 201

5.6 车联网中的物理层安全研究 209

5.6.1 物理层安全概念 209

5.6.2 车联网中的安全问题 212

5.6.3 物理层安全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215

参考文献 225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229

6.1 总结 229

6.2 展望 229

6.2.1 物理层技术 229

6.2.2 MAC层方案 230

6.2.3 车联网应用 230

索引 232

彩图

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是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程翔。

得书感谢您对《5G车联网技术及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 XR 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聚焦智能互联网时代下5G网络与XR的有机融合,通过5G网络赋能XR、XR助力5G发展的双重视角,讨论了5GXR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开发案例,内容涵盖5G网络基础知识、XR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支、XR云化平台、5GXR网络部署、XR终端产品、XR开发引擎等关键技术。针对XR两大分支VR和AR应用开发场景,分别探讨了SteamVR/UnityVR、ARKit/ARCore等框架的技术原理、组件构成和
物联网系统设计及应用 电子书
本书结合国家物联网专业学生培养及物联网新兴产业的发展,从面向实际应用及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出发,由浅入深讲解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教材包括6章,分别是物联网系统概论、物联网设计所需基本仪器使用方法、物联网电路设计及仿真、物联网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物联网系统软件设计、典型物联网系统设计,本书各章节逐步进行深入,符合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本书融入了主编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多个例程均来自负责主持的科
储能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新能源发电和移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介绍了现在主要的储能技术,包括各种储氢技术与燃料电池、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与微电源等;分析了主要储能技术的性能特点、材料与关键技术,以及在典型应用系统中的技术经济性等。
电子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7章,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综合实践应用拓展三大部分。其一为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包含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反馈等内容;其二为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包括基本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其三为综合实践应用拓展部分。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以及这些学校的学生学习特点,兼顾
电工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电工技术及应用》根据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当前时代工业制造的发展特点,对电工学课程中与电工技术相关的内容在详略程度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复数运算的基础知识,并加大了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及其程序设计的篇幅,突出了电工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本书共8章,依次为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直流电路的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和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