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内容简介

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作者简介

作者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修订版序

原序

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

一、学战:谁改变谁的思想方式

二、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三、新的崇拜

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

内篇:科举制与耕读之路断绝前后的乡村社会

外篇:近代内地乡绅心态的史学启示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一、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二、城乡疏离与乡居菁英的流向城市

三、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一、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

二、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三、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过渡时代读书人的困惑与责任

一、过渡时代说略

二、读书与读书人的界说

三、近代经典的淡出

四、读书人定位的转变与徘徊

五、谁来承担国事的责任——偏重梁启超的思虑

六、“煞风景”的“狗耕田”

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

一、历史的延续性

二、清季反传统倾向的滥觞

三、民初传统的负面整体化

四、余论:传统的不固定性

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

一、引言:西方的分裂

二、学习榜样的转变

三、思想趋向的演变

四、西方分裂之后:为他人作战场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色与反思

一、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二、激烈反传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一

三、向往“超人超国”: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之二

四、抗议与建设: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两面

五、地方意识与国家统一的互动

六、余论

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

一、引言:从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的国家

二、国家向民间挺进:清查公款公产

三、司法改革所见国家象征的转变

四、新旧的“自治”与不同的“公”

五、国民关系的转变与“社会”的兴起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志田。

得书感谢您对《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修订本)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以实证个案研究为主,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
章开沅口述自传 电子书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自传。
盛宣怀与晚清招商局和电报局(招商局文库·研究丛刊) 电子书
我国近代实业中,轮船招商局和电报总局影响最深远,这本书为你介绍它们的创办和发展过程。
党意与民意:北平市参议会研究(1928~1948)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1933~1934年北平市参议会、1946年北平市临时参议会和1947~1948年北平市正式参议会召开的背景、参议员的选举过程和人员构成、参议会召开后议案提交和处理情况等,着重分析参议会的实际运作。作者指出,北平市参议会的运作一直处于异常复杂的派系环境中,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内部、国民党内部的政治角逐对参议会的运作效果和议政特质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