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勾勒隋唐之际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追寻唐代诗歌繁荣与选本兴盛的历史契机、社会动力、地域因缘与学术渊源,以“汉书学”、“文选学”、类书、科举制度为切入点勾勒隋唐之际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藉此探讨唐人选唐诗的类型、模式、体例、内容,衡定唐人选唐诗在学术史、文学史、批评史的地位、影响。全面考察崔融及《珠英学士集》,殷璠及《丹阳集》、《荆扬挺秀集》、《河岳英灵集》,元结及《箧中集》的时代特色与批评价值,试图在总体关照与专题拓展的基础上将唐人选唐诗研究向纵深推进。
作者简介
作者石树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现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荣获浙江省社科联第八届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唐人选唐诗的界定
二 唐人选唐诗研究综述
三 本书的总体目标与主要论题
第一章 “选学”兴盛与唐人选唐诗的历史、地域因缘
第一节 从“汉书学”到“文选学”:史与文的嬗变
第二节 从宫廷史学到宫廷文学:科举的意义
第三节 “文选学”与唐人选唐诗的意义
第二章 类书兴盛与唐人选唐诗的模式
第一节 类书的兴起
第二节 类书与唐诗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的模式:《翰林学士集》、《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第三章 价值衡定:唐人选唐诗的文献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文献价值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与诗歌创作的互动
第三节 文学价值与批评价值
第四章 崔融与《珠英集》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编撰过程:《三教珠英》、《珠英集》与珠英学士关系探微
第三节 编排方式:“官班为次”再考
第四节 选本特色:悲慨之风与过渡性质
第五节 选本意义
第六节 余论:李峤《杂咏》与崔融《唐朝新定诗格》
第五章 殷璠与《丹阳集》、《荆扬挺秀集》、《河岳英灵集》
第一节 殷璠生平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丹阳集》所录诗人“仕宦不达”考辨
第三节 《河岳英灵集》再考
第四节 《荆扬挺秀集》新证
第六章 元结与《箧中集》
第一节 研究价值
第二节 编纂过程
第三节 《箧中集作者事辑》补正举例:王季友生平补正
第四节 《箧中集》版本流传考
第五节 《箧中集》的文学思想
第六节 《箧中集》的选本意义与主体追求
附录 江夏李氏考索——以李善家族为检讨中心
参考文献
唐人选唐诗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石树芳。
得书感谢您对《唐人选唐诗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