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人民调解实务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人民调解实务中的运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立足心理知识,解析调解案例。

内容简介

调解活动的本质即是一场心理拉锯战,掌握心理学知识与技巧对于人民调解员来说正是如虎添翼。

本书立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需求,将心理学的规律与方法充分应用于人民调解中,选取精品案例,介绍心理咨询相关技巧,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在调解过程中准确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动机与心理需求,在展开心理疏导的同时,提升调解成功的概率。

作者简介

《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成员均为具有丰富的人民调解指导管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辛勤奋斗在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线,将自己在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类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的经验总结沉淀,涉及侵权赔偿纠纷、劳动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医疗纠纷等等,内容翔实,具有很强的业务指导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

一、调解工作引入心理学的必要性

二、心理学对调解方向的引导作用

三、调解中的心理博弈

四、心理学与人民调解的融合基础

五、法律、情理、心理的分工

六、心理平衡原则的重要性

第二章 透析纠纷心理,有了解才有调解

一、激发纠纷动机的因素

二、纠纷心理的诱因

三、个人因素是纠纷动机变纠纷事实的关键

四、不良性格是纠纷心理形成的主导因素

五、纠纷发展的具体阶段

六、“面子”与“羞辱”:中国纠纷心理的强化

七、纠纷激化的特点与预防

第三章 立足心理学,树立专业调解形象

一、从“胜任模型”了解调解员的基本素质

二、调解员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非权力因素

三、通过逻辑+情感+合作施加积极的影响力

四、用流程改变认知,才可能调解成功

五、多面化表现,集强硬与温柔于一体

六、掌握倾听技巧,找准关键信息

七、运用语言技巧,表现专业与亲民

第四章 针对个性,掌握调解的力度与速度

一、纠纷的发生、发展与性格息息相关

二、不同调解员有不同调解性格

三、纠纷情境表现+DISC性格理论,明确当事人性格

四、外向情绪型当事人:先冷却,再处理

五、内向理智型当事人:用事实改变固执想法

六、内向抑郁型当事人:引导宣泄负面情绪

七、支配指挥型当事人:缓上台阶,切忌急于求成

第五章 结合心理规律,用技巧转变僵局

一、自我暴露法,形成沟通催化剂

二、运用暗示,转变当事人的不合作态度

三、引导换位思考,找出共同利益

四、从共情认同开始,获得当事人信任与支持

五、使用“面质”利剑让矛盾具体化、即时化

六、利用损失规避效应唤醒当事人的畏惧心理

七、让正面标定激励出当事人的良好行为

八、多方法解除当事人自我防卫机制

第六章 了解常见心理障碍,减少调解失败

一、调解失败的常见可控原因

二、减弱当事人态度防卫心理,更正其错误信念

三、归因偏差往往会导致调解失败

四、有限重复,避免“超限抑制”

五、选对场景与时间,减少情境逆反

六、减少信度逆反,增加调解成功概率

七、引导从众心理,降低群体纠纷激化可能性

第七章 转变调解思维,以创新促成双赢

一、僵局出现时,警惕过度自信心理

二、从“面子心理”找到调解点

三、找到双方的利益与立场,从利益出发调解

四、利用好框架效应,促进当事人和解决策

五、正视锚定效应,引导当事人调整心理预期

六、避免反应性贬值,协助当事人找到最佳替代方案

七、叙述式调解:重塑故事,搭建新沟通

第八章 自我调解,关注个人心理健康

一、被误解、被不解的窘境

二、保留自我时间,让自我完整

三、树立界限感,让自己与工作保持距离

四、爱工作,更要爱家人

五、焦虑的时候,为自己关上一扇门

六、寻求支持,建立个人社会支持系统

七、走出职业倦怠,重新回归最佳工作状态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2002年9月26日)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年5月5日)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1990年4月19日)

跨地区跨单位民间纠纷调解办法(1994年5月9日)

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2018年4月27日)

司法部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2011年5月12日)

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 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2010年1月8日)

司法部关于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意见(2010年12月24日)

司法部关于适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第二款有关问题的通知(1991年12月2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30日)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年11月16日)

心理学在人民调解实务中的运用是2020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

得书感谢您对《心理学在人民调解实务中的运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帮助你的孩子在与外界的融洽协调中茁壮成长 电子书
送给内向孩子和他们父母的珍贵礼物,将全方位协助父母们教养他们内向的孩子。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 电子书
精选生活中场景案例,五大维度,深入探讨关系心理学。
识人用人的心理学 电子书
对于管理者来说,读人能力是其领导能力的核心,管人必从读人出发; 对于组织来说,其管理者的读人能力是稳定人才队伍及开拓业务的基石;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根植于实践场景中的专业读人技术,可以帮你营造更好的人际空间。 读人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讲解读人的著作并不少,要么过于理论化,缺乏人才管理实践场景的支持;要么太经验化,缺乏结构规律,难以推广。《写给管理者的读人笔记》力求以严谨的学科理论为基石,在大量人才管理实践场景中讲解读人话题。 掌握读人能力,读这一本就够了! 基于心理学家十年专业研究以及海量读人实践之后,形成这本精华笔记 帮助管理者和其他专业人士从行为大数据中窥见人性多变背后的规律 揭秘读人专家的大脑加工过程,摒弃读人心理误区 串起众多读人利器的具体应用,用科学的体系取代错误的经验主义
幸福心理学 电子书
本书是大学生的幸福指南。
情感心理学 电子书
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两性关系的情感指南,读懂情感里的男女心理,领悟爱情真谛,学会经营爱情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