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书中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的生活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顶峰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庄士敦在书中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的生活图景。
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上,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的点评更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
作者庄士敦(1874-1938),英国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开始了“帝师”生涯。他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庄士敦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从北京到曼德勒》《紫禁城的黄昏》《佛教徒的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前言
自序
1898:“百日维新”
任人宰割的大清王朝
康有为与光绪
太后压倒了皇帝
比太后更可怕的保守派
再次垂帘与义和团运动
光绪皇帝被囚禁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光绪皇帝的最后岁月
“老佛爷”感到很委屈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岁溥仪成为大清皇帝
慈禧皇太后
迫不得已的“改革”
“活菩萨”想吃光绪的大腿肉
辛亥革命
无能的摄政王
窃国大盗袁世凯
清帝退位
清室“优待条件”
《清帝辞位后优待之条件》
“优待条件”的幕后是袁世凯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
总统与皇帝相安无事
贪心不足的袁世凯
张勋拥袁有交换条件
八十三天皇帝梦
1917年的张勋复辟
“辫帅”“辫军”进北京
段祺瑞与轰炸机
心怀鬼胎的民国政府
誓死保“辫”的逸事
1919-1924年的紫禁城
民国总统不忘故君
我成了皇帝的英文老师
与世隔绝的紫禁城
皇帝的几位老师
洋人教师引起非议
梁鼎芬师傅是文学家
我和陈宝琛关系最好
朱益藩既是帝师也是御医
伊克坦专授满文
黄昏中的大清宫廷
一墙之隔的两个世界
皇帝怎样过生日
特准观礼的外国人
大清王朝的毒瘤——“内务府”
内务府是皇室的总账房
死要面子与硬装糊涂
腐败无能的吸血鬼
世续、绍英和另外几位内务府大臣
满族人不许做太监
羽翼未丰的“龙”
洋鬼子授课有人监视
“邓炯麟”竟然是大清皇帝
皇上授权我随便杀人
俄国沙皇邀请宣统帝加入联盟
改革紫禁城的梦想
帝制派的希望与梦想
五四运动与反日狂潮
死灰复燃的复辟传闻
躁动不安的天子
皇帝和鸡蛋的笑话
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走出紫禁城
电话、眼镜与辫子
胡适觐见成了大新闻
真龙振翅
四处寻求保护的小朝廷
皇帝成了受人豢养的哈巴狗
连婚姻都是阴谋
皇上想逃往英国公使馆
紫禁城里的无价之宝
珍宝成堆的监狱
皇上曾偷运宝物出宫
龙凤之喜
大婚的三个重要仪式
北京市民争看奇景
皇上的惊人之举
“跪进”与赏赐
逃出紫禁城
内务府抬来一座金塔陷害我
一次失败的逃亡
谁是逃亡行动的幕后黑手
离奇而令人痛心的火灾
皇上宣布遣散所有太监
御花园里的日子
郑孝胥进入内务府
辜鸿铭和泰戈尔
皇上捐古玩字画给日本
两朝末路王孙的会面
颐和园风波
内务府反对迁居颐和园
大清皇帝竟然也可以划船
杀手“已经准备就绪”
胡适博士替我抱不平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
颐和园是用海军经费建造起来的
令人窒息的两堵墙
紫禁城的黄昏
北京兵变
冯玉祥逼宫
“皇帝”变为“溥仪先生”
修正后的清室“优待条件”
最后一次经过神武门
笼中天子
危机四伏的北京城
摄政内阁极不正规
我和顾维钧成为众矢之的
两位老太妃挥泪出宫
张作霖和段祺瑞很生气
溥仪的逃亡
溥仪送钻戒给张大帅
从醇亲王府到东交民巷
日本最乐意接纳溥仪
溥仪出逃的连锁反应
尾声:龙归故里
溥仪与日本人
“中国最大的阴谋家”
我并没有帮助溥仪复辟
皇陵被盗让溥仪伤心至极
张学良替顾维钧说情
大难不死龙归故里
附录
庄士敦的身世及履历
义和团
溥仪的生母
清帝大婚的烦琐与无奈
溥仪及其后妃的诗文
建福宫大火烧掉了多少珍宝
溥佳关于遣散太监的记述
溥仪出宫的详细情形
宝熙与孙中山就“优待条件”的争论
溥仪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
参考书目
紫禁城的黄昏(洋眼看中国)是2020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英] 庄士敦。
得书感谢您对《紫禁城的黄昏(洋眼看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