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1世纪东西方文化博弈的实质,说到底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向人类社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内容简介
在这场博弈中,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文化。
基于此认识,本书阐明了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礼”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全书论理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活泼,举例形象生动,读后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作者彭林,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学以及《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主编《中国经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讲 礼者理也德之则也
一、从周公“制礼作乐”说起
二、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三、东周进入礼乐的时代
四、“礼”标志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第二讲 处世以诚待人以敬
一、“礼”是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感
二、礼主敬
三、表达敬意的原则与方式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
第三讲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一、中国上古的音乐成就
二、儒家的音乐理论
三、音乐通乎政
四、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第四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从“俗”到“礼”
二、虞、夏、商、周的“质”与“文”
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大学生应该注重内在德性的成长
五、良好的社会风气从我做起
第五讲 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成丁礼:氏族时代的成人仪式
三、士冠礼:文明时代的成人仪式
四、士冠礼的仪式
五、冠礼之义
六、女子的笄礼
七、冠礼事关执政者的资质
八、后世冠礼简说
第六讲 人伦之基万世之始
一、婚礼的人文内涵
二、传统婚礼的仪式:六礼
三、成婚
四、拜见舅姑
五、古代婚礼的特色
六、当代婚礼存在的问题
七、余论
第七讲 观德之射君子之争
一、乡射礼的渊源
二、乡射礼的准备
三、乡射礼的主要仪节
四、乡射礼的人文内涵
五、乡射礼体育精神与古希腊体育精神的比较
第八讲 生民未有万世师表
一、孔子的生平和学行
二、祭孔仪式的演进
三、四配与十二哲
四、先贤、先儒从祀
五、祭孔的文化意义
第九讲 风教严整代代兴旺
一、家教关乎国祚长短
二、《礼记》所载儿童教育规范
三、《颜氏家训》:家训之祖
四、后世家训举要
五、历代家训要点
六、家风建设的当代意义
第十讲 自谦敬人温文尔雅
一、书信的起源
二、书信的范式与构成
三、“平”和“阙”
四、信封用语
五、书信范文选讲
六、如何学习写传统书信
第十一讲 洒扫应对培根固本
一、孝亲
二、尊老敬长
三、日常礼仪规范
第十二讲 儒者德性冠世风范
一、《儒行》解题
二、《儒行》讲读
三、《儒行》的文化意义
第十三讲 夫子遗训弟子仪轨
一、《弟子规》简介
二、《弟子规》讲解
第十四讲 中华礼仪万众守望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二、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原因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之争
四、请善待我们的母文化
后记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人文大讲堂)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林。
得书感谢您对《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人文大讲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