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修订版)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修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考察前近代中国一个特殊商人群体的活动史,表明那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中国形成“ 世界”,似属人为,实乃自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徽商与区域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史研究。作者重视明清两代制度层面的继承与变化,重视徽商群体的流动性,重视区域文化的历史变迁,客观生动地展现了制度的内部调试机制和徽商群体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除了对原著做一些技术处理(如改正明显的引文及表述讹误)之外,基本上保持原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在1996年后新收集的资料所做的研究,增加了两个附录:一是利用当年新刊布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历史档案,对乾隆后期的两淮盐政作一新的探讨。二是利用复旦大学图书馆庋藏的善本《扬州画舫纪游图》,研究游艺中的盛清城市风情。此外,在书中增加了十数帧图片,包括一些新发现的徽州文书之书影。上述这些,总体上反映了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进一步研究的基本史料来源,亦即利用历史档案、图像文本和民间文献等,在这方面,显然仍大有可为。

作者简介

作者王振忠,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徽州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1996年)、《乡土中国·徽州》(2000年)和《明清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做——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2002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 言

第1章 徽商与明清两淮盐政

一 从势要“占窝”到盐商“占窝” ——明代盐政制度之嬗变

(一)释“窝”

(二)开中法与“占窝”的变迁

二 康熙南巡与清代两淮盐务

(一)南巡探微

(二)徽州盐商与康熙南巡

三 清代前期徽商对两淮盐务的控制

(一)“首总”制度之确立

(二)“务本堂”考释

(三)睦姻任恤的“月折”

第2章 徽商的社会流动及其影响

一 从祖籍地缘到新的社会圈 ——明清徽商的土著化进程

(一)“商籍”和“占籍”

(二)以侨寓地为中心重修族谱、重建宗祠

二 “无徽不成镇” ——徽商与盐业城镇的发展

(一)“扬州繁华以盐盛”——新、旧二城地域分异之形成

(二)淮安关厢——西湖嘴的崛起

(三)淮南盐运中枢——仪征

(四)“天下货物聚买第一大码头”——汉口

(五)苏北滨海市镇的发展及特色

第3章 徽商与东南文化变迁

一 两淮“盐商派”

(一)扬州盐商社区文化

(二)淮安盐商的生活方式

(三)两淮盐商与明清社会风尚

二 徽商与盐业城镇、文化的衰落

(一)扬州、淮安商况市景的变化

(二)其他盐业城镇的盛衰递嬗

(三)从“扬气”到“洋气”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徽商与盐务官僚 ——从历史档案看乾隆后期的两淮盐政

附录2 游艺中的盛清城市风情 ——古籍善本《扬州画舫纪游图》研究

后 记

修订版后记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修订版)是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王振忠。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学堂学生研究奠基之作。
明清社会和礼仪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和礼仪的专著。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
明清以来徽州方志编纂成就 电子书
本书以徽州方志为研究对象,总结徽州方志各方面的价值,为研究徽州提供资料。
传承与创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论文集(第1辑) 电子书
本文集是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共计37篇。其研究主题涵盖近代重要政治人物、重要历史事件、近代中外关系、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教育,军事与战争等方面,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当前学术研究的动态与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