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出发,在分析费希特对纯粹自我意识结构之探索的基础上,论述了黑格尔的真无限概念。

内容简介

汉语学界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然而,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的发展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与汉语学界的哲学研究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60年代起,黑格尔哲学在德语和英语世界都呈现出大规模复兴的态势,而且,康德哲学的研究进程总是与黑格尔哲学研究进程彼此相伴。与这样的国际学术背景相比,“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显得异乎寻常。虽然近年来黑格尔著作的大规模汉译工作也在筹划和进行当中,但汉语学界对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还未能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国际学术进展中充分汲取必要的研究和反思资源。

在本书中,作者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出发,在分析费希特对纯粹自我意识结构之探索的基础上,论述了黑格尔的真无限概念。作者依赖与纯粹自我意识的关联,证明了无限性概念构成了黑格尔思辨唯心论的基础性概念;并进一步指出,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无限概念并不是一个我们能够把握全部实在的特殊立场,而是规定着我们思考的本质;而真无限则揭示出了作为黑格尔哲学终极基础的人类理性的自由。

作者简介

作者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已在国际知名哲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自序

哲学原著名称缩略

导言

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

第一节 B版先验演绎中的“我思”概念

第二节 “我思”的结构悖论和本体论悖论

第三节 理性的(行动)事实和纯粹自我意识

第二章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1795)中的基础自我意识

第一节 费希特的纯粹“我”与康德的纯粹“自识”

第二节 《知识学》(1794/1795)中的基础原则

第三节 在《知识学》§5中的基础实践自我意识

第三章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一节 自由概念作为康德自识概念功能的继承者

第二节 通过绝对否定性实现费希特的绝对“我”

第四章 真无限概念:朝向黑格尔的辩证思辨思想

第一节 作为存在概念结果的定在概念

第二节 定在本身

第三节 有 限

第四节 无限性

第五节 向自为存在概念的转移

一个预制性的结论

文献索引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哲。

得书感谢您对《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验范式的辩证法解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经验”在辩证法中的命运、辩证法起点概念的重构、绝对的否定与差异性逻辑、“否定的”真理观、“否定的”自由观、辩证法精神的两个维度及其实现途径。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电子书
书中截取了形成早期浪漫派“批评”概念的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机,梳理了早期浪漫派思想家对“批评”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
黑格尔的社会哲学.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不仅希望对黑格尔的社会哲学加以剖析和阐明,而且更希望探讨他对当代哲学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试图指出黑格尔如何为我们反省若干当代问题、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提供凭借。
唯物辩证法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解读辩证唯物主义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