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出发,在分析费希特对纯粹自我意识结构之探索的基础上,论述了黑格尔的真无限概念。
内容简介
汉语学界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然而,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的发展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与汉语学界的哲学研究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60年代起,黑格尔哲学在德语和英语世界都呈现出大规模复兴的态势,而且,康德哲学的研究进程总是与黑格尔哲学研究进程彼此相伴。与这样的国际学术背景相比,“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显得异乎寻常。虽然近年来黑格尔著作的大规模汉译工作也在筹划和进行当中,但汉语学界对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还未能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国际学术进展中充分汲取必要的研究和反思资源。
在本书中,作者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出发,在分析费希特对纯粹自我意识结构之探索的基础上,论述了黑格尔的真无限概念。作者依赖与纯粹自我意识的关联,证明了无限性概念构成了黑格尔思辨唯心论的基础性概念;并进一步指出,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无限概念并不是一个我们能够把握全部实在的特殊立场,而是规定着我们思考的本质;而真无限则揭示出了作为黑格尔哲学终极基础的人类理性的自由。
作者简介
作者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已在国际知名哲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自序
哲学原著名称缩略
导言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
第一节 B版先验演绎中的“我思”概念
第二节 “我思”的结构悖论和本体论悖论
第三节 理性的(行动)事实和纯粹自我意识
第二章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1795)中的基础自我意识
第一节 费希特的纯粹“我”与康德的纯粹“自识”
第二节 《知识学》(1794/1795)中的基础原则
第三节 在《知识学》§5中的基础实践自我意识
第三章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一节 自由概念作为康德自识概念功能的继承者
第二节 通过绝对否定性实现费希特的绝对“我”
第四章 真无限概念:朝向黑格尔的辩证思辨思想
第一节 作为存在概念结果的定在概念
第二节 定在本身
第三节 有 限
第四节 无限性
第五节 向自为存在概念的转移
一个预制性的结论
文献索引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哲。
得书感谢您对《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