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面向2030年的移动通信

6G:面向2030年的移动通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6G的需求和愿景及6G标准化进展。

内容简介

全书基于业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情况,较为全面地阐述了6G的网络架构,并对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轨道角动量、全双工及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等当前业界比较关注的6G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展望了6G网络的应用场景,围绕业界聚焦的重要6G技术,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本书适合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设备提供商、电信咨询业的从业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关注6G技术的相关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编者彭雄根,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和电力无线专网关键技术与网络规划设计。

出版移动通信书籍《5G关键技术与工程建设》等,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和政府科技项目的研发,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3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1.2 5G和B5G网络演进

1.3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1.3.1 新应用和新业务

1.3.2 普惠智能

1.3.3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1.4 小结

第2章 6G需求与愿景

2.1 6G总体愿景

2.1.1 智慧连接

2.1.2 深度连接

2.1.3 全息连接

2.1.4 泛在连接

2.2 6G网络能力指标

2.3 6G典型应用场景

2.3.1 人体数字孪生

2.3.2 高空高速上网

2.3.3 基于全息通信的XR

2.3.4 全域应急通信抢险

2.3.5 联网机器人和自治系统

2.3.6 智能工厂PLUS

2.4 小结

第3章 6G研究及标准化进展

3.1 全球6G标准化进展

3.1.1 ITU

3.1.2 IEEE

3.2 区域及行业6G研究及标准化准备

3.2.1 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

3.2.2 美国—Next G联盟

3.2.3 欧洲—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

3.2.4 日本—B5G推进战略

3.2.5 韩国—6G研发战略

3.2.6 中国—IMT-2030(6G)推进组

3.3 6G研究与标准化路标预测

3.4 小结

第4章 6G产业发展情况

4.1 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6G布局

4.1.1 华为

4.1.2 中兴通讯

4.1.3 三星电子

4.1.4 LG

4.1.5 NTT DoCoMo

4.1.6 诺基亚

4.1.7 爱立信

4.2 国内“政、产、学、研”6G研究进展

4.2.1 政府

4.2.2 电信运营商

4.2.3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4.3 小结

第5章 6G网络架构

5.1 网络架构需求

5.2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5.2.1 网络需求

5.2.2 应用场景

5.2.3 组网架构

5.2.4 面临的挑战

5.3 内生智能网络

5.4 内生安全网络

5.5 分布式自治网络

5.6 小结

第6章 6G候选网络技术

6.1 6G云网络关键技术

6.1.1 6G+SDN技术

6.1.2 6G+NFV技术

6.1.3 应用前景

6.2 6G动态网络切片技术

6.2.1 网络切片原理

6.2.2 应用前景

6.3 区块链技术

6.3.1 区块链技术发展历程

6.3.2 区块链技术架构模型

6.3.3 区块链核心技术

6.3.4 应用前景

6.4 算力网络

6.4.1 技术背景

6.4.2 算力网络的概念与架构

6.4.3 算力网络关键技术

6.4.4 算力网络标准化工作

6.4.5 应用前景

6.5 网络5.0

6.5.1 网络5.0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6.5.2 网络5.0愿景与目标

6.5.3 网络5.0架构顶层设计思路

6.5.4 网络5.0关键使能技术

6.5.5 网络5.0创新联盟全球产业及标准合作布局

6.5.6 应用前景

6.6 确定性网络技术

6.6.1 确定性网络简介

6.6.2 确定性网络关键技术

6.6.3 应用前景

6.7 小结

第7章 6G候选无线技术

7.1 太赫兹技术

7.1.1 技术概述

7.1.2 网络覆盖

7.1.3 组网关键技术

7.1.4 应用前景

7.2 无线光通信

7.2.1 技术概述

7.2.2 自由空间光通信

7.2.3 可见光通信

7.2.4 光保真

7.2.5 相机通信

7.2.6 水下光通信

7.2.7 全景通信

7.2.8 应用前景

7.3 超大规模天线

7.3.1 技术概述

7.3.2 智能超表面技术

7.3.3 变换域波形技术

7.3.4 超奈奎斯特传输技术

7.3.5 AI使能技术

7.3.6 应用前景

7.4 智能化技术

7.4.1 技术概述

7.4.2 应用前景

7.5 新型双工技术

7.5.1 技术概述

7.5.2 应用前景

7.6 调制编码和多址接入

7.6.1 技术概述

7.6.2 应用前景

7.7 轨道角动量

7.7.1 技术概述

7.7.2 应用前景

7.8 小结

第8章 6G频谱

8.1 概述

8.2 频谱资源

8.2.1 现网已用频谱

8.2.2 6G潜在频谱

8.3 频谱需求

8.4 频谱共享技术

8.4.1 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8.4.2 频谱共享技术存在的挑战

8.4.3 非授权频谱上的频谱共享

8.5 小结

第9章 6G应用场景

9.1 6G+智享生活

9.2 6G+智赋生产

9.3 6G+智慧社会

9.4 6G+数据服务

9.5 6G+沉浸式云XR

9.6 6G+全息通信

9.7 6G+感官互联

9.8 6G+智慧交互

9.9 6G+通信感知

9.10 6G+普惠智能

9.11 6G+数字孪生

9.12 6G+全域覆盖

9.13 6G+语义通信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6G:面向2030年的移动通信是2022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强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6G:面向2030年的移动通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UMTS移动通信技术 电子书
第一章介绍了WCDMA系统概述、发展演进等;第二章介绍了空中接口关键技术,特别介绍了WCDMA中的功率控制、RAKE接收等;第三章介绍了WCDMA中的信道,以及各类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章通过任务的方式引出一个软切换的例子,让读者理解掌握切换技术;第五章通过项目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完成RNC的开局过程,掌握开局流程、步骤、关键点;第六章完成基站的开通任务,也就是无线侧的主要参数。
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 电子书
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编码与调制,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与干扰,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基站(BS)设备与管理,终端设备。本书适应对象为高职高专通信类、电了信
6G新技术 新网络 新通信 电子书
本书分为5个部分,共10章,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发展进程;其次,立足现已公开的相关技术,介绍6G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全球6G发展进程;接着,介绍6G的特征和指标;然后,介绍6G空口设计、网络架构设计、产业链设计的潜在技术;分析6G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书从电信运营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试图呈现6G通信知识全貌。本书适合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手机制造商、电信咨询行业、相关科研院所等的专业
6G时代的按需服务卫星通信网络 电子书
卫星通信网络在弥补数字鸿沟和增强全球数字经济服务健壮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未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从卫星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星座设计、频率使用方式、波束资源调度方式、按需接入管理、软件定义卫星通信网络几个方面,阐述按需服务卫星通信网络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及效能分析等。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6G时代卫星通信网络的创新需求与发展趋势,从科学、技术、工程3个方面分析按需服务
5G:2020后的移动通信 电子书
本书先从5G需求与愿景、5G研究项目与标准化进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5G的引入背景和现状,接着说明为达到5G的需求使用的无线传输新技术和满足业务应用的弹性需求而设计的新的网络架构,并分析了5G可能的频谱资源,zui后展望了5G的未来应用发展。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科研院所、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提供商、电信咨询业从业人员,以及关注通信行业/技术发展的相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