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从通信到多能力融合的变革

6G:从通信到多能力融合的变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把6G讲清楚的书。

内容简介

面向2030年商用的6G将是支撑“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社会发展愿景的基础设施,6G除了对传统的通信能力进行进一步增强,更需要构建新的能力维度,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人工智能(AI)、大数据、安全等能力的一体融合设计,通过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多能力服务质量(QoS)的端到端保障,更好地满足6G差异化和碎片化业务场景的需求。

本书首先回顾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从5G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概述6G发展和演进的驱动力,归纳和汇总了全球从事6G研究的主要机构、组织、项目和企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并且从愿景、需求、频率、网络架构等角度展望了如何定义6G;

然后围绕传统通信网络的容量、效率、覆盖等的优化,介绍了6G无线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技术方向,包括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智能超表面(RIS)、AI使能的空口、先进的全双工、正交时频空调制(OTFS),以及通信和感知的融合、零功耗通信等;最后从整个网络架构的角度,着重介绍了空天地融合,以及6G多能力融合移动网络架构的设计。

本书可作为5G从业人员和6G研发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还可作为企业布局未来与移动信息应用相关业务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编著者刘光毅,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8年入选科学技术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5G项目总监,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无线专家组副组长、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全球产业联盟频率工作组主席和5G eMBB Program协调人,北京通信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测试仪器仪表专业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标准化和产业化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规律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1.2 我国对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贡献

1.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5G发展现状与挑战

2.1 5G概述

2.2 标准演进

2.3 5G的频率

2.4 5G的商用网络部署

2.5 5G的业务发展

2.6 5G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为什么要研究6G

3.1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3.2 移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3.3 新应用场景和新业务的需求

3.4 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推动

3.5 现有网络的问题和挑战

3.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6G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4.1 6G研究的形势综述

4.2 6G国内研究进展

4.3 6G研究的国外进展

4.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如何定义6G

5.1 业界关于6G观点的概述

5.2 6G愿景与需求

5.3 6G频率

5.4 6G网络架构展望

5.5 空口技术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分布式超大规模天线系统

6.1 MIMO技术的背景

6.2 分布式MIMO系统的演进及技术特征

6.3 无蜂窝MIMO系统介绍

6.4 无蜂窝MIMO系统及分布式超大规模天线的关键技术

6.5 无蜂窝MIMO系统的网络部署

6.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智能超表面

7.1 概述

7.2 硬件材料与电磁调控

7.3 信道模型

7.4 RIS辅助的无线通信

7.5 RIS网络部署与性能评估

7.6 RIS发展趋势展望

7.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AI使能空口技术

8.1 AI使能空口技术和标准化研究

8.2 AI使能的信道估计

8.3 AI使能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8.4 AI使能的毫米波波束管理

8.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新型双工技术

9.1 驱动因素和趋势

9.2 主要技术问题、挑战和适用场景

9.3 自干扰删除关键技术

9.4 组网交叉干扰管理机制

9.5 概念验证

9.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正交时频空间调制

10.1 背景

10.2 OTFS技术概述

10.3 MIMO-OTFS系统设计

10.4 OTFS的优势与挑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通信感知一体化

11.1 通信感知一体化背景

11.2 通信感知一体化典型应用场景与需求

11.3 通信感知一体化空口关键技术

11.4 通信感知一体化网络架构关键技术

11.5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反向散射通信

12.1 背景

12.2 典型应用场景

12.3 反向散射通信的技术原理

12.4 反向散射通信空口技术

12.5 反向散射通信协议栈设计与网络架构

1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6G星地融合网络技术

13.1 星地融合网络发展现状

13.2 星地融合网络发展路径

13.3 星地融合网络一体化

1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14章 6G网络架构

14.1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伴随着架构的迭代

14.2 6G网络架构变革的驱动力

14.3 6G网络架构技术需求

14.4 6G网络功能架构

14.5 6G网络关键技术

14.6 6G网络实现架构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A缩略语表

6G:从通信到多能力融合的变革是2024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光毅 等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6G:从通信到多能力融合的变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习方式的变革 电子书
本书是教育工作者们对课程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及管理改革与终身学习变革的研究与在实践层面上所进行的思考、探索。
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教材数字化变革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试图在教材变革研究的薄弱地带起到一定的填补作用。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纸质教材的属性、教学价值、优势,以及在数字时代愈发突显的局限;界定和提炼电子教材的概念、组成、价值、定位等。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点一本通 电子书
本科目是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三个科目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科目,其中的多数内容是以《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科目中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扩展补充,同时其中的部分重点内容和《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科目中的部分重点内容共同作为《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的基础。本书按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在教材和相关国家现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考试真题的热门考点进行编写。考虑到消防工程师考试的特点,本书保留了教材中多数
6G技术发展及演进 电子书
本书简要介绍了6G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6G愿景和设想、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6G关键技术,例如太赫兹频谱技术、频段传播损耗等,并对太赫兹MAC协议设计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在6G技术推动终端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特点,介绍了UM-MIMO技术;阐述了6G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叙述了6G系统的应用和部署设想。
6G组网与边缘智能技术 电子书
6G网络架构将是具有“人-机-物-灵”融合特性的双世界网络架构,6G网络通过智能协同方式实现对用户所处信息融合空间的感知、反应、决策、优化乃至改造。相应地,6G网络将通过分布式学习以及群体智能式协同算法部署,使6G网络实现智能内生,并通过去中心化的无线接入网架构来提升网络服务的可拓展性和鲁棒性,从而构建新的生态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体验。其中,边缘智能技术通过融合边缘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