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中国文化

饮食与中国文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关于古人怎么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看王老师如何“站在吃货群体金字塔尖上”分享古今饮食之道、滋味之美。

内容简介

“吃”是中国文化极具生命力的主题之一,作者以考古学家的身份介入到饮食的发展流变之中,将“吃”纳入社会专题史的范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举凡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掌故,详述其流变,一一考订源流,从“饮食”一事再现中国文化的广博与厚重。本书行文流畅,语言通俗幽默,寓学术研讨于吃这一“俗事”上,将食物之美、饮食之雅写得有滋有味,令人垂涎。


作者简介

作者王仁湘,1950年11月出生,祖籍湖北,现为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史前考古学,1981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74年以来,长期在野外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若干重要古代遗址。他对中国史前考古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在饮食文化考古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建树。

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及其他著作40余部,主要有:《拉萨曲贡》《鬈临潼白家村》《中国史前文化》《人之初:华夏远古文化寻踪》《饮食与中国文化》《饮食考古初集》等。并主编有《中国史前饮食史》及大型考古学丛书《华夏文明探秘》等,后者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重版前言

第一章 饮食与中国远古文化

一、黄土与大河的养育

二、悠久的火食传统

第二章 五味调和

一、从大羹玄酒到五味调和

二、八珍百羞说御膳

三、乡味与菜系

四、素食清供

五、羌煮貊炙话“胡食”

第三章 岁时饮馔

一、迎春

二、消夏

三、爽秋

四、暖冬

五、岁时的寄托

第四章 太官·庖人·食经

一、天官·太官·光禄寺

二、庖人与厨娘

三、市厨与中馈

四、食经种种

第五章 茶道

一、茶食和茶饮

二、茶圣与《茶经》

三、龙团凤饼

四、茶中趣

第六章 酒中三昧

一、禹诫与酒诰

二、酒徒·名士·酒仙

三、“礼饮三爵”

四、酒令

第七章 亦食亦药

一、五味与保健

二、饮食宜忌

三、以食当药的食疗术

四、以药当餐的药膳方

第八章 独具一格的进食方式

一、餐匙源流

二、箸史

三、中国餐叉之谜

四、分餐与会食

第九章 吃的艺术

一、精味

二、悦目

三、夸名

四、美器

五、佳境

六、雅兴

七、绝咏

八、妙喻

第十章 食礼

一、礼始诸饮食

二、宴饮之礼

三、待客之礼

四、进食之礼

五、“会约”与“觞政”

第十一章 古代饮食观

一、“嗟来之食”与食客三千

二、诸子食教

三、梦想长生与追求不朽

四、“食必方丈”的贵族派头

五、宋人食观

六、袁枚如是说

第十二章 食功论

一、祭先礼神

二、期友会亲

三、报上励下

四、安邦睦邻

五、养性健身

后记

参考文献

饮食与中国文化是197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仁湘。

得书感谢您对《饮食与中国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古代希腊文明 电子书
  《古代希腊文明》一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劳动教育论要.当代中国教育学小丛书 电子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2020年3月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书结合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经典论述和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对劳动教育跨越20多年之久的持续且逐步深入的思考文集,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山海经(百绘卷) 电子书
130幅原创绝美板绘,重现《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