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梁漱溟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其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梁漱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过程中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作为一个文化至上论者,他认为中国近代所发生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文化问题。他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宏大述事背景下加以考察,进而思考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特质及独特价值,追溯其形成的生命心理根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为背景,以20世纪中国现代化探索史为主线,以《梁漱溟全集》为基本史料,结合其思想历程,从宗教思想、文化思想、乡村建设理论、心性理论等方面对梁漱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其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史炳军,1965年10月生,陕西蒲城人,教授、博士。从1983年起,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在江苏警官学院工作,担任《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独一无二的梁漱溟
一、忧国忧民的文化心态
二、意欲为本的文化比较理论
三、“理性早启”的文化批判理论
四、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理论
五、道德至上的文化价值理论
六、六经注我的文化研究方法
第一章 梁漱溟的生平及思想历程
一、功利主义思想时期
二、佛学的选择与沉溺
三、新儒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梁漱溟的宗教思想
一、早期佛学思想
二、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三、儒释道互补理论
第三章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
一、中国文化观
二、西方文化观
三、文化比较理论
四、文化研究方法
第四章 梁漱溟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
一、乡村建设的缘起
二、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乡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梁漱溟的心性学说
一、早期以“本能”为基础的道德人本主义心性论
二、中期以“理性”为基础的道德理想主义心性论
三、晚期以“人心”为基础的知情意统一、真善美合一的心性论
第六章 梁漱溟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一、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二、“五四”一代知识精英的求索
三、梁漱溟:“老根”发“新芽”
四、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附录一 梁漱溟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梁漱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是202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史炳军。
得书感谢您对《梁漱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