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诸多重要著作中精选了36篇具有论战风格的随笔。
内容简介
本书开篇,收录了尼采讨论教育问题的三篇经典文章:《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和《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在尼采生活的年代,德国的教育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取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另一种是“缩小教育”。扩大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普及,培养尽可能多的“通用”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缩小教育”则是重视教育的专业化,着力于培养少数专家学者,但学科划分过细,使得受教育的人如若不潜心于某个专业领域,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尼采认为,这两种教育取向,是把人当作工具来加以训练,是对天才和伟人的扭曲与摧残。尼采主张,把严格的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引导学生阅读德语经典作品,养成对母语的良好趣味。尼采希望真正的教育是高贵的,是为培养少数天才而服务的。
本书其余收录的是选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以及《瞧,这个人》等重要著作的33篇精妙论述。在批判基督教的过程中,尼采重点对“怜悯”展开了批判。
尼采认为:伟大的善举不会使人感恩,反而会招来报复;如果这小小的恩惠尚未被忘记,它就会变成总在啃噬的蠕虫;爱邻人是病态的善,是弱者的道德;强者的善应当激发人自尊自强的独特个性,促使人产生“健康的自私”。而“健康的自私”,则是从强力灵魂中流溢出来的洁净的自私,它强纳万物于己,再使它们从个人的灵魂中退潮,以作为爱的赠礼。
所以,尼采主张人类应该爱远人,爱未来人,爱初始,爱幽灵。
作者简介
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语
前言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违反自然道德
人类的“改善者”
我要感谢古人什么
我为什么如此智慧
我为什么如此聪明
生命是值得持续下去的
自我舍弃
关于孤立的争辩
白日的梦游者
征服男人的女人
第三性
叔本华的信徒
道德讲座
肉体的轻蔑者
快乐与热情
阅读与写作
山上的树
论禁欲
朋友
睦邻
创造者的道路
自愿的死亡
赠予的美德
持镜的小孩
在幸福岛
怜悯者
有道德的人
夜之歌
舞之歌
墓之歌
自我超越
崇高的人们
醉歌
尼采年谱
尼采随笔是2022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得书感谢您对《尼采随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