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哈耶克主张非国家化货币,近代中国货币变迁验证竞争性货币体系平稳性及可行性。
内容简介
哈耶克提出货币的非国家化,即货币不应由政府垄断发行,而应是由私人自由发行的竞争性货币,从而保证货币的稳定,进而消除经济周期性波动。清前中期政府基本掌控着制钱的供给,而白银、钱票、银票及私钱则由私人供给,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货币体系。晚清及民国前期,政府管控力减弱,货币体系更加繁杂,逐渐形成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这一时期经济边界的缺失使整个国家经济暴露在世界经济面前,国内自由竞争的货币体系也完全暴露于多国政府垄断货币之中,白银货币的外部供给性使白银货币及整体货币供应量均处于全球白银货币属性剧烈变动影响之下。世界白银市场对中国货币及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近代中国落入“白银陷阱”。近代中国货币的变迁验证了竞争性货币体系在封闭经济状态下运行的平稳性,证明了竞争性货币制度的可行性。同时亦表明了竞争性货币体系因货币供给者力量的孱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面对国家货币冲击时则不堪一击。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银本位建立的缓慢进程及迅速崩溃
第一节 古代世界白银货币
第二节 我国白银货币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外部及内在因素
第二章 近代中国货币体系脆弱性根源
第一节 近代中国货币管理
第二节 近代中国货币竞争
第三节 近代世界各国货币制度变迁
第四节 近代世界白银产量及价格
第五节 货币职能的变迁
第三章 近代中外白银购买力
第一节 白银购买力的含义
第二节 近代国外白银购买力的变动
第三节 近代中国白银购买力的变动
第四节 中外白银购买力变动分析
第四章 白银外部供给下的国际收支与白银流动
第一节 中国近代国际收支
第二节 中国近代汇率与银价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变动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我国近代白银流动原因
第五章 晚清银钱比价研究
第一节 清代制钱
第二节 19世纪上半叶银钱比价
第六章 白银购买力变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
第一节 税赋货币化
第二节 晚清财政变化
第三节 白银购买力变动对财政各方的影响
第七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白银流动
第一节 “一战”时期中国的白银流动
第二节 1930年的银价波动与白银流动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白银陷阱:近代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脆弱性根源及影响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习永凯。
得书感谢您对《白银陷阱:近代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脆弱性根源及影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