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巴赫金的诗学》:整合研究方法的诗学巨匠
内容简介
《巴赫金的诗学》,巴赫金是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对俄罗斯诗学做出多方面的贡献,也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物,专著分别对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语言诗学、体裁诗学、小说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等做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巴赫金的诗学是一种整合不同研究方法研究文学的整体诗学。作者对整体诗学的历史针对性、研究格局和方法论等,进行深入地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跨文化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总序
《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总序 从一元到多元,从对立到对话
巴赫金诗学总论
一 为什么要研究巴赫金的诗学
二 巴赫金的诗学产生的语境
(一)巴赫金思想和巴赫金诗学思想的历史针对性
(二)巴赫金思想的来源
(三)巴赫金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 巴赫金诗学是整体诗学
(一)巴赫金诗学的多面性和整体性
(二)巴赫金诗学研究的历史针对性和理论思考
(三)巴赫金整体诗学研究的格局和特色
(四)巴赫金诗学研究基于整体的文学观、哲学观
(五)巴赫金整体诗学研究对当代文艺学建设的启示
四 巴赫金诗学的理论价值和特色
(一)巴赫金诗学的理论价值和贡献
(二)巴赫金诗学的大家学术风范和独特风格
五 巴赫金诗学活在长远的时间
巴赫金的语言诗学
一 巴赫金的语言哲学
(一)在评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语言学流派中找寻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方向和基础
(二)语言是种独特的意识形态符号
(三)建立“超语言学”的理论大厦
二 话语和表述
(一)话语理论
(二)表述和言语体裁——话语存在的形式
三 双声语
(一)双声语和语言的对话关系
(二)双声语包容他人话语的三种类型
(三)双声语对于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巴赫金的体裁诗学
一 文学体裁的特性和发展规律
(一)诗学为什么“恰恰应从体裁出发”
(二)体裁是有潜在意义的形式,是观察和理解现实的手段
(三)稳定和变异的辩证统一是体裁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 文学体裁和言语体裁
(一)从超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体裁和语言的关系
(二)言语体裁的主要特征
(三)文学体裁的言语体裁的差异和联系
三 文学体裁的价值取向
(一)巴赫金体裁诗学蕴含的价值取向
(二)小说和诗歌的比较分析
(三)复调小说和独白小说的比较分析
巴赫金的小说诗学
一 巴赫金为什么对小说情有独钟
二 小说的特性
(一)未完成性
(二)时代性
(三)杂语性
(四)新的人物形象
三 小说的生成
(一)小说是世界历史新时代所诞生的和所哺育的
(二)笑谑和多语是小说话语的发端
(三)小说的民间文学渊源
四 小说的话语
(一)从小说体裁特点出发研究小说语言的特点
(二)小说语言的杂语性、多语性和内在对话性
(三)小说话语发展的两条路线
五 小说的时空
(一)“时空体”的理论来源和重要内涵
(二)古希腊罗马小说的时空和骑士小说的时空
(三)拉伯雷小说的时空
(四)歌德小说的时空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时空体
(六)“时空体”研究的意义和理论贡献
巴赫金的历史诗学
一 俄罗斯历史诗学的传统
二 巴赫金历史诗学的继承和创新
三 巴赫金历史诗学的实证研究
(一)通过狂欢体小说的历史发展阐明复调小说的本质特征
(二)通过小说语言的历史发展阐明小说语言的本质特征
(三)通过小说时空的历史发展阐明小说时空的本质特征
(四)通过讽刺形式的历史发展阐明讽刺的本质特征
四 历史诗学的当代发展
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
一 巴赫金社会学诗学的历史继承性和历史针对性
二 论文学的内在社会性
(一)意识形态视野和艺术的结构
(二)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三)文学发展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关系
三 巴赫金社会学诗学的方法论创新和对其他诗学的影响
(一)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和语言诗学
(二)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和体裁诗学
(三)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和小说诗学
(四)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和历史诗学
(五)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和文化诗学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
一 巴赫金为什么关注文化诗学
二 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实证研究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民间狂欢化文化
(二)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
三 巴赫金文化诗学的理论蕴含
(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哲学层面
(二)多元、互动和开放的整体文化观——巴赫金文化诗学的文化层面
(三)狂欢式的思维和艺术思维——巴赫金文化诗学的文艺学层面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巴赫金的诗学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程正民。
得书感谢您对《巴赫金的诗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