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徐松和《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对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在嘉庆道光之际的兴起所做的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徐松生平考论”“徐松著作叙录”“《西域水道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考据研究,认为徐松不仅是传统实学的继承者,也是经世学术的开拓者;其《西域水道记》是乾嘉时期质实求证的考史风气、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潮、西域开辟的政治环境、边危四伏的时代隐忧、西学知识的引进利用等多种因素因缘际会的时代产物,是西北史地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朱玉麒,男,1965年4月生,江苏宜兴人。曾任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域研究中心主任,《西域文史》主编,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喜雨”别解》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弁言

序言

绪论

一 徐松及其西北史地研究的后世影响与学术定位

二 徐松研究所体现的学术史偏颇

三 以往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本书的重点和方法

四 嘉道之际西北史地学兴起的背景与思潮

1 社会背景

2 学术思潮

第一章 徐松生平考论

一 缪荃孙与《徐星伯先生事辑》

二 早岁学行——师从与禀赋

1 徐氏家族的兴旺

2 早年求学和师承

3 地理学禀赋

三 通籍士林——编修与督学

1 进士出身与翰林编修

2 督学湖南

四 遣戍新疆——幕府与考察

1 被劾革职

2 遣戍旅途

3 伊犁幕府

4 地理考察

5 赐环归京

五 讲学宣南——著述与交游

1 京官再任

2 宣南讲学

六 暮年宦游——躁进与古风

1 榆林任上

2 敦切友朋

3 赍志以没

第二章 徐松著作叙录

一 专著

1 《新疆识略》十二卷

2 《新疆赋》一卷

3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

4 《西域水道记》五卷、《校补》一卷

5 《唐两京城坊考》五卷

6 《登科记考》三十卷

7 《明氏实录注》一卷

8 《徐星伯说文段注札记》一卷

9 《松文清公升官录》不分卷

10 《新斠注地理志集释》十六卷

11 《元史西北地理考》四卷(未见)

12 《顾亭林年谱》(未见)

13 《西夏地理考》(未见)

14 《宋三司条例考》一卷(未见)

15 《宋会要沿革》(未见)

二 编著

1 《皇清文颖续编》一百八卷、首五十六卷、目录十卷

2 《钦定授时通考》七十八卷

3 《钦定全唐文》一千卷、目录四卷

4 《东朝崇养录》四卷

三 辑佚

1 《宋元马政》二卷

2 《经世大典站赤门》八卷

3 《宋中兴礼书》三百卷、《续编》八十卷

4 《宋会要辑稿》五百卷

5 《四库阙书》一卷

6 《伪齐录》二卷

7 《河南志》四卷

四 《星伯先生小集》及续补

第三章 《西域水道记》研究

一 版本之一:徐稿本与沈抄本

1 稿本的写定时间

2 稿本的笺条与沈抄本

3 从稿本到刻本

4 稿本的校勘价值

5 稿本的递藏

二 版本之二:木刻本与排印本

1 刊刻年代考

2 与邓廷桢的交谊

3 初刻本与挖补本

4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排印本

三 版本之三:《西域水道记校补》

1 《咫进斋丛书》本

2 《晨风阁丛书》本

3 《星伯先生小集》本

4 徐松手稿本

四 文本之一: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研究

1 敦煌学前史与徐松的敦煌研究

2 《西域水道记》敦煌记载的分析

3 流放者在敦煌研究中的影响

五 文本之二: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

1 《西域水道记》不同版本的吐鲁番记载

2 《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中的吐鲁番记载

3 《西域水道记》中吐鲁番记载的分析

4 《西域水道记》中吐鲁番记载的评价

六 文本之三:西域梵经石在清代的发现与研究

1 梵经石在喀什河的新发现

2 《西域水道记》关于梵经石的记载

3 傅斯年图书馆等的梵经石拓本与大谷大学的原石

4 江南文人对梵经石的考证与吟咏

5 小结

结语

一 嘉道学术的领军

二 经世意识与塞防危机

三 西学知识的引用

四 西北史地学的接力

附录 徐松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玉麒。

得书感谢您对《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举重若重:徐光宪传 电子书
本传记基于口述访谈和实物采集,以史实还原了徐光宪的学术成长过程,准确、完整、清晰地勾勒了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真实反映了徐光宪院士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他本人立足国家需要、多次转变科研方向并相继取得重大成果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此外,徐光宪院士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扶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
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 电子书
余松烈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奠基人之一,农学家、教育家。传记以时间为纵线,以余松烈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以余松烈在农村的小麦高产试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为主线,介绍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以及为我国冬小麦亩产和总产近十倍增长所做的重要贡献。
情系化学 返璞归真:徐晓白传 电子书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主要介绍女化学家——徐晓白的传奇人生。徐晓白是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期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原子能方面配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作出了贡献。近20余年来在发展环境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徐晓白先生早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首次研制出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为
论文写在大地上:徐锦堂传 电子书
经过收集整理、消化吸收、合理取舍、集思广益的过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论文写在大地上·徐锦堂传》基本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黄连天麻研究为中心,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童年(1929-1937)——记述了徐锦堂出生的家庭背景:精明的父亲因度量衡改制,由贫致富,爱子如命的母亲和善良的姐姐。第二章烽火中成长(1937-1948)——记述了徐锦堂青少年时期因日寇侵华,家业败落,颠沛流离,父亲、二
一清如水:徐光宪传 电子书
本书的框架是时序为经线,从徐光宪先生的童年写起,青少年、中年到晚年。前7章介绍徐先生的求学、教学、科研的曲折经历和所作出的贡献。本书后半部分是纬线,讲徐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方法、教训和经验,以及晚年意图回报社会的几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