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系统介绍江南民俗与信仰的一本通俗之作。
内容简介
江南自古就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区域性概念,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文化特质和移民构成等,在许多方面都影响和塑造了其地其民的风俗与信仰。
本书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江南农事、家风、名贤、神话、城隍、年节、工匠、礼仪、动物、植物、佛教、道教、游艺等十多个方面,在结构上比较完整而系统。在写作方式上,本书围绕具体的江南风俗与信仰探讨其历史渊源、流播影响、规仪模式、地域异同、价值内涵等,语言通俗,详略得当,征引宏富,观点新颖。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江南的风俗与信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保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者认为,风俗与信仰是我们伟大传统的一部分,其中有些有些需要“扬弃”,有些则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继承——这一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我们名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力量”。
本书是作者仲富兰教授对江南风俗、信仰进行长期研究后的一次通俗性书写,阅读本书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关于江南风俗与信仰的整体性知识结构,并深刻理解和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仲富兰,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三卷本《中国民俗学通论》《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民俗传播学》等四十多部著作。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与上海市社科研究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承载民俗信仰的江南传统
1. “江南”风俗的人文要素
(1)关于“江南民俗”的人文表述
(2)水是江南风俗中的核心要素
2. 江南民俗特征与人文气息
(1)江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2)物质基础与江南人文气息
第二章 江南民俗信仰的认识工具
1. 民俗信仰的内在结构
(1)跨越时空的信仰共存
(2)“隐显互动”的内在结构
2. 对民俗信仰基本的价值判断
(1)规范世道的基本价值
(2)生命意识与精神平衡
(3)娱乐与审美等功能
3. 祖先的馈赠与现实的意义
第三章 独具特色的江南农事信仰
1. 春神句芒与迎春开耕仪式
(1)江南的“句芒神”信仰
(2)立春与迎春开耕仪式
2. 对稻作农具的爱惜与敬畏
3. 护农保农的“猛将”信仰
(1)猛将信仰源远流长
(2)老上海的“猛将堂”
(3)“抬猛将”与驱蝗神信仰
4. 祀奉神灵的“迎神赛会”
(1)青苗会:共同的神灵崇拜
(2)乡村社会的一道妙丽风景
(3)水上庙会“网船会”
第四章 家庭人伦与家风信仰
1. 迎接新生儿的风俗
(1)对新生命诞生的期盼:催生风俗
(2)迎接新生命的欢愉:洗三和满月礼
(3)“百岁”与“抓周礼”
2. “教先从家始”的家族规范
(1)聚族而居的家族风俗
(2)“爱子有道”与传统“家规”
(3)维护家族关系的“家训”“家法”
(4)研习“六艺”与技能培养
3. 礼润童心,养性立志
(1)“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2)尊师重道与拜师礼俗
4. “成人礼”与“合卺礼”
(1)盼望生命早成大器的成人礼
(2)婚姻嫁娶与“合卺礼”
5. 敬老崇文与祝寿
(1)敬老崇文与尊老风尚
(2)祝寿、拜寿与寿诞礼
(3)“子孝父母安”与“六十六块肉”
第五章 祭祖拜宗与名贤崇拜
1. 清明节与祭祖文化内涵
(1)“追思先人,勿忘生者”
(2)家祭与祭祖拜宗
(3)“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
2. 尊奉先贤、名贤之风
(1)“乡先生没则祭之于社”
(2)“五百名贤祠”传递的信息
(3)差序格局下的祠堂与家庙
(4)“名贤之重于鼎台”
(5)治水英雄与名宦崇拜
3. 勠力同心的乡规民约
(1)乡邻共同信仰的象征
(2)“乡规民约”与晚清“乡治”
第六章 江南市镇的城隍信仰
1. “汉将功臣庙”与城隍信仰
(1)阻挡“霸王潮”发威的心理力量
(2)吴淞江沿岸的祭祀圈
2. 从“民间”到“国家”的城隍信仰
(1)庙宇遍布“老城厢”内外
(2)朱明王朝对“城隍”的升格
(3)“日益大众化”的“奉祀”与“庙市”
3. 上海的“一庙三城隍”
第七章 四时八节的年节信仰
1. 万紫千红的春季节俗
(1)春节:元旦贺年
(2)元宵:上元灯会
(3)清明:扫墓踏青
2. 映日荷花与夏日节令
(1)端午:端阳竞渡
(2)七夕:银汉乞巧
3. 银烛画屏与秋季节日
(1)中秋:举头赏月
(2)重阳:重九登高
4. 暮雪辕门与冬日风俗
(1)冬至:收成感恩
(2)腊八:腊月风和
(3)祭灶:祈福小年
(4)除夕:辞岁谢年
第八章 江南风俗中的动物信仰
1. 江南鸟崇拜及鹊鸦俗信
(1)从马桥“鸭形壶”说到鸟崇拜
(2)神话中的“精卫鸟”与“重明鸟”
(3)关于“鹊鸣兆吉”
2. 江南的龙、鹤文化信仰
(1)“舞龙”与金华“板凳龙”
(2)“华亭鹤唳”与古上海的养鹤风气
3. 江南地区的崇鱼习俗
(1)中国以“鲤鱼跳龙门”为代表的崇鱼习俗之形成
(2)江南的鱼脍传统和崇鱼习俗
第九章 花神信仰与植物崇拜
1. “花神诞”与花朝节风俗
(1)花朝节
(2)江南花朝节的游春活动与习俗
2. 花神信仰与民众的审美情趣
(1)祭祀花神“赏红”时
(2)花道:花神信仰的艺术
3. 棉花成为上海“市花”与桑蚕祭祀
(1)“棉花”的传播历史
(2)棉花曾经是“上海市花”
(3)“蚕花”与“蚕花节”
4. 黄道婆信仰的浮沉起伏
第十章 民俗信仰中的佛教印记
1. “惠山泥人”与佛教文化
(1)“善业泥”佛像与大阿福形象
(2)“磨喝乐”与“沙孩儿”
2. 变文和人间佛教
(1)佛教本生故事与“变文”
(2)江南佛教的人间化
3. 沐浴与佛教文化传播
4.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1)绵延弥久的观音信仰
(2)普陀山与观音信仰
第十一章 道教文化与民俗信仰
1. 传统文化孕育的本土宗教
(1)“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2)道教丰富了江南民俗信仰
2. 江南春节与财神
(1)围绕江南春节的道家文化因子
(2)“财神”形象的演化
3. “和合”二仙与“五瘟辟邪”
(1)“和合”二仙的影响力
(2)驱瘟辟邪“五瘟神”
第十二章 永不谢幕的游艺信仰
1. 叙事歌谣与江南吴歌
(1)蔚为传统的江南歌谣
(2)吴歌的人文价值
(3)田山歌、宣卷和莲花落
2. 游戏、游艺与竞技弄潮
(1)古老的游戏与游艺
(2)童嬉与游戏
(3)麻将的起源
(4)弄潮:手把红旗旗不湿
3. 民间音舞与吹拉弹唱
(1)人神共娱的江南音乐
(2)“花鼓灯”与“龙狮舞”
(3)道具制作中的江南之美
4. 地方社火与社戏
(1)“乡傩”传统与社日祭祀
(2)“社日儿童喜欲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江南风俗与信仰是202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仲富兰。
得书感谢您对《江南风俗与信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