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第10辑)

海洋史研究(第10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10辑。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古代地中海历史与拜占廷战舰,近世东南亚华人贸易与经济发展,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较量等问题;对唐末高骈与北越王朝的建立,早期大越的海上贸易及其国家扩张,16世纪东亚火器交流与技术传播,暹罗吞武里王朝与清朝及河仙政权之关系,也有相当深刻的揭示;对乾嘉年间靝馨茶商与茶叶贸易,海南、越南地区兄弟公、天后等民间信仰,中国传统的海洋意识、海洋政策、朝贡体制等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介绍了中国海洋文明、清代帆船、琉球汉文文献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简介

编者李庆新,汉族,广东揭西人,博士,研究员(二级)。1980-1984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1-2004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从冯尔康教授攻读明清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年起任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现兼任本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韶关分院副院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华侨史学会理事,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经济史研究会、广东华侨史学会副会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海洋史研究》学术委员会

从托尔、布罗代尔到莱昂内尔·卡森:古代地中海史研究

拜占廷主力战船“德龙猛”

论南海非地中海:从中外关系史的角度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华人贸易与东南亚经济扩张之概观

Chinese Cemeteries in Batavia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1619-1799)

在澳门的短暂交锋

高骈南征战役及唐朝安南都护府之终结

10~15世纪南海贸易与大越=安南国家

沿海崛起:早期大越的贸易、国家与文化

16世纪中期的东亚海域与火器传播

Seeking Recognition from the Son of Heaven:King Taksin’s Siam and Qing China during the Late 18th Century

海洋から見た『混一疆理歴代国都之図』の歴史的特徴

早期西方地图中澳门地名与标注方位的谜团

再说《顺风相送》源自吴朴的《渡海方程》

远洋航线上的渔山列岛

从明航海侯张赫与靖海侯吴祯的琉球大洋之战看明清和琉球王国的海上分界

靝馨茶商的周转困局

广州贸易中的模糊面孔:摩尔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巴斯人、犹太人和东南亚人

海南兄弟公信仰及其在东南亚的传播

越南、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时疫、贸易与地方崇拜

天后信仰在越南湄公河流域的传播及其特点

China and the West:Oce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Strategy for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海洋文明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

中国帆船研究回顾

琉球汉文文献与中国社会研究

琉球闽人家谱资料的史料价值

《海洋史研究》第6~10辑目录

后记

海洋史研究(第10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庆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海洋史研究(第10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