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美学的根基

哲学和美学的根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探讨哲学与美学的学术作品。

内容简介

哲学和美学的根基,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关涉美学和文艺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当前,学术理论界在围绕“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的探讨和争鸣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也触及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性问题。

为弄清理论足非,发扬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有必要对什么是“本体”、“实践本体论”能否成立、“实践存在论美学”有何缺欠等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讨论。这种讨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与美学观,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编者严昭柱,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副主编、编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局长等职。现任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秘书长。撰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重点》、《当代科技革命与艺术格局的变革》、《文化的力量》等文章,代表作有《自然美论》、《自然——人类心灵之母》、《批评无须忏悔》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前言

关于本体论和文艺本体论的若干问题

一、什么是本体论

二、本体论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认识论的挑战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挑战

五、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

六、什么是文艺学本体论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一、哲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

论实践在世界中的位置

一、实践具有本体性的意义

二、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

三、实践不等于人的存在

四、唯实践主义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一、正确理解和解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含义

二、搞清人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实质

三、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

四、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是正确实践的灵魂

一、一点回顾

二、哲学就是哲学

三、实践是人的两大能力之一

四、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时空运动物质

五、一个本原,两个动力

六、人的实践与辩证规律

七、要想“发展”,就要“坚信”并去“不断完善”

推进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蔡仪美学观的启示

一、本体论与认识论

二、本体论与主体论

三、本体论与实践论

四、本体论与典型论

试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偏向

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来源、理论结构和理论方法评析

一、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关系

二、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构成

三、实践本体论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念

全面倒退的美学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

一、回到没有科学认识论的时代

二、把马克思主义降低到存在主义水平

三、重蹈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方法覆辙

四、脱离唯物主义立场地复制西方审美态度理论

五、重新陷入传统美学命题的误区

简析“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特征与实质

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反思“实践存在论”这一理论命题——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谈起

“实践”概念的泛化及其逻辑难题——“实践存在论美学”论析

一、“实践”观念及其谱系

二、两个基本逻辑关系

三、关于该美学理论的阐释力

“实践存在论”的理论实质及其思想渊源——对朱立元先生反批评的初步回答

一、如何科学、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二、“实践存在论”文学、美学本体观的理论实质

三、怎样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来讨论学术问题

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

一、实践美学新变的前奏: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二、实践美学新变之一:新实践美学

三、实践美学新变之二:实践存在论美学

四、实践美学新变引发的思考:实践美学的未来路径

再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有其具体规定性

三、不能将存在论、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

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的美学意义

一、卢卡奇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之主旨

二、《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与《审美特性》的对接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与审美意识形态

海德格尔“此在在世”说的中国余绪 ——略说实践存在论美学视域下的“实践”问题

一、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所谓“存在论维度”

二、回到海德格尔与需要还原的过度阐释

三、本体性的“实践”概念与海德格尔“此在在世”说

“本体论”研究与“本体”、“本体论”概念考释

“乐本体”与“音本体”:中西音乐美学的分水岭

引言

一、西方音乐哲学美学思想中的“乐本体”、“音本体”观念

二、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中的“乐本体”观念

结语

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

虚拟文化与文学本体

一、“虚拟文化”的界定

二、虚拟文化与非虚拟文化的同质性

三、虚拟文化的组成及其与非虚拟文化的异质性

四、虚拟体验

五、“虚拟技术”和“虚拟文化”能改变什么

六、网络文学与文学本体

对文学价值的本体性思考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一、从正确的本质观来理解美的本质问题

二、从正确的实践观来理解美的本质

三、从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来认识美的本质

四、从正确理解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来看待美的本质

“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物质存在是其理论核心所在

二、实践具有本体性意义,但并非世界的本体,“实践本体论”实际是“唯实践主义”

三、“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提出宣告了实践美学的终结和“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确立

四、“实践存在论美学”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误解,是一种“全面倒退的美学”

附录:关于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美学和实践存在论美学及文学本体论研究论文索引

哲学和美学的根基是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严昭柱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哲学和美学的根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资本论》的哲学 电子书
对《资本论》的理解并没有穷尽,重新阅读《资本论》,总能开启出马克思哲学解释的新空间。
逻辑与哲学的交融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分析哲学的最新研究论文,分为“弗雷格”“克里普克”“威廉姆森”“哈克”四个专题。其中“弗雷格”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国外学者对弗雷格哲学当代价值的再发现,“克里普克”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克里普克继历史因果理论之后创立的新的哲学理论。威廉姆森与哈克分别是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反映了国外分析哲学的前沿动态。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