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西方影视美学理论进行了研究阐述。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做了整体、清晰而确切的提供,对所涉及的理论与重要论点的解读准确、客观,透彻。加强了对影视美学理论学术背景的阐述,尤其是结构主义之后的语境。而将有关电视的美学分析与社会文化及公共理论纳入梳理与解读,也使西方影视美学理论的阐述体系得以完整。
本书值得影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爱好者.影视从业者用心阅读,也适合用作“影视美学”或“西方影视美学理论”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作者南野,原名吴毅,生于浙江玉环,浙江传媒学院教授。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中国新诗潮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诗集《纯粹与宁静》《在时间的前方》《时代幻象》,小说集《惊慌失措》,诗学文论集《新幻想主义论述》,理论著作《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西方影视美学》等,与人合编《中国先锋诗歌档案》等。曾获《上海文学》诗歌奖等奖项。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现居杭州。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美学与影视美学理论的一两个一般问题
二、国外影像理论与影像实践的结构性关联
三、国内影视实践的经验主义和理论的悬置
第一章 艺术界定与文化预言:早期电影美学
第一节 明斯特伯格的电影心理学观念
第二节 阿恩海姆电影心理学思想要点
第三节 贝拉·巴拉兹与其电影文化论
第二章 影像表达的方式: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 格里菲斯的电影剪辑实践
第二节 库里肖夫的实验与普多夫金的观点
第三节 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实践历程
第四节 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和蒙太奇思维
第三章 不停顿的先锋与实验:先锋派电影美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
第二节 欧洲早期先锋派电影及其观念表达
附 对《一条安达鲁狗》的美学读解
第三节 美国先锋实验电影的历史与观念
第四节 独立电影的创作形态
第四章 资本的敏锐:好莱坞电影美学与其变化
第一节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和类型电影形态
第二节 经典好莱坞戏剧化叙事的构成
第三节 新好莱坞作者电影观念的建立
附 对新旧两部好莱坞电影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真实中的模糊含义:纪实电影理论
第一节 格里尔逊与克拉考尔的纪实思想论点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观念
第三节 巴赞电影本体论思想与长镜头理论
第四节 直接电影观念与新纪录电影理论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秋实:欧洲艺术电影美学
第一节 艺术电影的内涵与形式界定及其影响
第二节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探索
附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形式分析
第三节 欧洲现代主义电影与其美学思索
第七章 结构主义时代:电影符号学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美学的基本命题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兴起
第三节 麦茨与电影第一符号学思想
第八章 本文与叙述与视角:电影叙事学
第一节 结构主义叙事美学诸种模式
第二节 电影叙事学理论的思想要点
附 电影《大象》的叙事学读解
第九章 梦像与镜面: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的双重范式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若干表述
第三节 麦茨的《想象的能指》
附 《性、谎言和录像带》的深层结构分析
第十章 询唤与缝合:电影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电影的意识形态理论观点
第三节 电影意识形态理论的本文批评
第十一章 视觉快感与性别:女权主义影视批评
第一节 女权主义文论形态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电影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第三节 针对电视媒介的女权主义文论
附 几部置于不同语境表述的女权电影读解
第十二章 解构的景态:后现代主义影像话语
第一节 解构主义的思想图景
第二节 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特征
第三节 影视的全球化语境与后殖民主义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影像话语
附 中国影视后现代性的暧昧与虚幻
1
2
3
4
第十三章 批判视野:大众文化理论的影视景观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与文化工业的论说
第二节 大众社会的确定与大众文化的分层
第三节 文化新构图中的电视作用
第十四章 电视真相(1):冷媒介与第二媒介时代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电视观念
第二节 引向后现代的第二媒介时代论
第十五章 电视真相(2):社会、文化与公共理论
第一节 电视与社会论
第二节 电视受众分析与视觉文化论点
第三节 媒介的公共领域理论
第十六章 影像之重述:电视的本体与语言认识
第一节 电视的重述性质
1
2
3
4
第二节 视觉重构及其多重寓意
1
2
3
参考书籍
后记
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影像系列)是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南野。
得书感谢您对《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影像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