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私力救济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呼唤司法独立、公正、公信从 而必须推动实质性司法改革的时代。
内容简介
私力救济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落后和不文明的现象,但实践中它依然盛行,是人们面对冲突的典型反应,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应认真对待私力救济,发挥其积极功能,限制并疏导其消极倾向,建构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型救济良性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私力救济为传统理论研究所忽视,本书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作者立足本土经验、运用跨学科方法,挑战了私力救济的流行观念,从全新视角论及公力救济、司法和法治问题,试图打通程序法与实体法、法学与社会科学的隔阂,探索一种迈向社会实践的法学。
作者简介
作者徐昕,法学博士,知名法律学者,律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方向学术带头人。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著有《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入选全国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英国民事诉论与民事司法改革》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十年 (修订版序)
让思维飞翔 (初版序)
导 论
一、追问
二、禁止私力救济:一个法律原则的反思
三、理论脉络
四、结构安排
五、进路方法
第一章 无需法律的秩序 ——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调查
一、调查过程、方法和目的
二、地区背景
三、为什么收债?
四、纠纷类型、接受事务与当事人情况
五、收债的准备、行动与模式
六、事务终结及成本—收益
第二章 私力救济的概念
一、私力救济的表达
二、私力救济的概念:观点与分歧
三、私力救济的界定与特征
四、私力救济的分类
第三章 为什么私力救济?
一、方法与框架
二、成本—收益比较
三、效率和机制比较
四、功能比较
五、市场观察
六、人性、文化、社会及其他解释
七、结论
第四章 为什么合作?
一、博弈论的理论框架
二、公力救济框架下的博弈
三、私力救济的博弈模型
四、合作之谜——一场威慑的表演
五、民间收债的权力运作技术
六、规范、规则与秩序
第五章 国家的态度 ——民间收债和私力救济的表达与实践
一、国家究竟禁止什么?
二、为什么禁而不止?
三、国家与社会的共谋:国家是否真的禁止民间收债?
四、民间收债人的配合:私力救济的边界与
五、法院的态度
六、法律表达与实践的不一致——执法折扣
七、国家态度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八、法益衡量
第六章 私人执法
一、执法的经济分析
二、作为私人执法者的民间收债人
三、私人执法:阐释私力救济的另一种思路
四、私刑
五、私人在法律执行中的作用
第七章 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交错
一、私力救济中的“公力”因素
二、公力救济中的“私力”因素
三、社会型救济:在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间
四、公力救济的私人化
第八章 私力救济的现代建构 ——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
一、私力救济的正当性——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
二、私力救济正当性的限度
三、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
四、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
结语 认真对待私力救济
索 引
致 谢
后 记
论私力救济是201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昕。
得书感谢您对《论私力救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