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阶层划分出发,将政争、馆阁、科举、地域、传播、禅宗等宋代文学研究中的常用视角融入诗歌分析之中,试图立体呈现理宗朝诗坛的丰富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将南宋理宗朝诗坛划分为官僚士大夫、地方文人、江湖游士、五山禅僧四大群体。其中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诗歌风貌以历时性的方式呈现,分为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四个阶段,突出四个主题:贬谪、更化、馆阁、科举,通过历史事件的勾连,尝试对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少的士大夫诗歌进行一些梳理。

在地方文人和江湖游士的探讨中,本书将宽泛的“江湖”概念进行了重新划分,从闲居活动、地域认同、景观书写、体裁选择等方面图书地方文人的特性,又从文化性格、创作状态、诗集编选、形象建构等方面重新探讨了江湖诗人。对于南宋五山禅林诗歌,本书注重禅学话语与诗歌文本的相互阐释。

作者简介

作者戴路,1986年7月生于重庆合川,201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出站后到四川大学工作。现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时在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和四川省苏轼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四川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等,发表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全文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第二辑序

绪言

第一节 理学正统与晚宋的士大夫诗歌

第二节 “江湖”之外:理宗朝诗坛研究的新维度

一、江湖诗人与晚宋诗坛分层

二、地方文人的历史定位

三、禅林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

第一章 贬谪与更化:官僚士大夫的诗歌创作(上)

第一节 济王事件与宝绍时期的贬谪诗歌

一、敬畏与超悟:魏了翁与洪咨夔的去国心态与情感表达

二、春秋诗法:岁时吟咏中的政治隐喻

三、渊深宏奥:“渠阳诗”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端平更化”与端嘉诗风的演变

一、闲雅雍容与警醒隐忧:更化初期的朝士心态和诗歌风貌

二、“何减庆历”:端平年间的尚气士风与雄豪诗风

三、激扬与酸凄:端平雄豪诗风的深层透视

四、轩爽磊落:《玉楮集》的气格与诗艺

第二章 馆阁与科举:官僚士大夫的诗歌创作(下)

第一节 淳祐时期的馆阁翰苑文化与诗歌风貌

一、性理与本心:淳祐馆阁翰苑的学术风尚与文学创作

二、淳祐修史与“诗史”风貌的形成

三、沉吟与合声:淳祐文人的馆阁翰苑创作

第二节 宝祐四年科举事件与文学创作

一、科举之学的普及:进士群体的文化基础

二、应举与观试:科举题材的文学书写

三、同年关系的深化:易代之际的精神砥砺

第三章 空间与景观:地方文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晚宋永嘉诗人对“四灵” 诗风的传承

一、薛师石“文会”与永嘉诗人的风格异同

二、永嘉山水与诗人的地方书写

第二节 闲暇与徽州诗人唱和

一、栖身与处顺:闲居者的时空环境

二、方岳与吴锡畴的《山居十首》唱和

第三节 地域视野下的宋末元初江西盱江诗人群体

一、“吾盱有此前辈”:刘壎的历史记忆与地域认同

二、结社与参诗:盱江诗人群体的构成

三、地域风气与盱江诗人的古体诗创作

四、地域文化的集体呈现:仙道景观的文学书写

第四章 豪侠与漫游:江湖游士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侠气与诗风——游士阶层文化性格和创作特征的再认识

一、尚武与建功:豪侠兴起的时代氛围

二、游士横议:侠气在政治空间中的显现

三、“友道”与“心朋”:游士交往中的江湖意气

四、以侠为诗:江湖游士的创作风貌

第二节 游吟:江湖诗的生产状态与精神内涵

一、吟诗与得句:江湖诗的创作状态

二、移动空间:江湖诗人的纪行之作

三、漫游与归家:江湖诗人的内在超越

第三节 风格的选择与形塑:戴复古诗集编选的考察

一、石屏诗集的编选与序跋

二、《石屏续集》与《中兴群公吟稿戊集·石屏戴式之》的对比

第四节 江湖诗人的形象建构

第五章 唱道与颂禅:五山丛林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游方与赠别:禅机启悟与言语表达

一、“与世同波,与世无涉”:禅门的纪游诗创作

二、归家与开悟:禅门送别诗的书写主题

三、“峰顶月”与“海东日”:《一帆风》的表达策略

第二节 文字禅与五山僧众的禅意吟颂

一、“假文明宗”:文字禅在五山丛林的兴盛

二、禅慧与诗语:《花光十梅》题咏与道号颂

三、“提撕无间断”:作为文字禅范本的《天台石桥颂轴》

结束语

附录一 “宿命通”与北宋中后期文人的转世书写

一、“宿命通”:北宋中后期文人转世书写的理论基础

二、宿缘前世与北宋中后期文人的生命体验

三、交际语境中的转世关系

四、作为诗学话语的文人转世

附录二 日常经验与内在超越:南宋诗人的老年书写

一、老态病体的日常化书写

二、衰老与精进:生死困境的内在超越

三、老年唱和的表达策略:从公共话语到个性叙事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按四部分类排序)

二、近人今人论著(按出版时间排序)

三、单篇学术论文(按发表时间顺序)

四、博士学位论文(按完成时间排序)

后记

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是202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戴路。

得书感谢您对《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方东树诗学研究 电子书
方东树不仅是桐城派的古文家,也是清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诗论家和理学家。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电子书
莫言之女关于莫言研究的一本作品。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