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衡量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利益衡量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个人信息民事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个人信息所产生的社会利益冲突日益增加。民事法律制度对个人信息利益冲突的解决作用举足轻重:法学理论研究、法律制度创设以及富有实效的运行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至关重要。

个人信息的民事保护,不是片面维护某单一主体利益,而是要在利益衡平的视野下,对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衡量,并从以下方面入手完成民事保护规范的搭建:其一,个人信息权赋权与权利内容检视;其二,个人信息使用过程法律规制;其三,个人信息侵权救济规则的构建。

通过上述三个维度,构架一个旨在保障个体权益实现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双重目标,充分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框架。

作者简介

作者张涛,法学博士,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商法理论研究。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1项,在重要报纸与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人信息流转中的利益冲突衡量论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价值属性

一、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

二、个人信息的精神利益维度

三、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维度

四、交互发展中的个人信息——精神利益兼具财产利益

第二节 利益衡量的法律内涵

一、利益与法律利益

二、法律利益与利益衡量

三、利益衡量的审视对象:社会利益格局

第三节 个人信息流转中的“点”与“线”

一、个人信息流转中的“点”

二、个人信息流转中的“线”

第四节 个人信息流转中的利益类型

一、个人信息流转中的个人利益

二、个人信息流转中的群体利益

三、个人信息流转中的公共利益

第五节 利益衡量与利益冲突解决

一、利益衡量的类型与法律标准

二、利益冲突解决

第二章 个人信息民事保护路径选择论

第一节 域外代表性国家与地区个人信息民事保护路径评析

一、美国:基于隐私权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二、德国:基于一般人格权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三、我国台湾地区:基于个人资料权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四、小结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民事保护发展与现状评述

第三节 个人信息民事保护的路径选择

一、人格权理论的新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动机

二、《民法总则》中个人信息民事保护规则法条评析

三、直接保护与间接保护路径之论辩及选择

第四节 利益衡量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二元民事保护体系

第三章 个人信息权民事赋权权利论

第一节 个人信息权的类型化生成

一、一般人格权

二、从补充到生成——个人信息权的类型化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的权能

一、信息决定

二、 信息查阅

三、信息更正

四、信息封存

五、信息收益

六、信息删除

第三节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限

一、我国民法语境中的隐私权

二、我国民法语境中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关系

第四节 个人信息权与其他具体人格权的界限

一、个人信息权与姓名权的界分

二、个人信息权与肖像权

三、个人信息权与名誉权

第四章 个人信息使用规制程序论

第一节 个人信息流转的基本原则

一、不当连接禁止原则

二、比例原则

三、敏感信息禁止收集原则

第二节 个人信息收集与收集告知义务

一、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之判断

二、收集告知义务之正当性

三、收集告知义务之履行

四、收集告知义务的豁免

第三节 个人信息处理与利用的限制性条件

一、 公权机关个人信息处理与利用的限制性条件

二、私人机构个人信息处理与利用的限制性条件

三、“特定目的”之分析

第四节 个人信息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规制

一、个人信息许可使用合同中的利益衡量机制

二、个人信息许可使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

三、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义务

四、个人信息许可使用权的性质和边界

五、对个人信息衍生使用的限制

六、大数据使用领域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

第五章 个人信息侵权保护救济论

第一节 一般民事侵权损害救济规则之不足

第二节 个人信息侵权的利益衡量

一、行为自由之衡量

二、财产利益之衡量

第三节 弱势保护与个人信息侵权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抑或无过错责任之争辩

二、弱势保护与过错责任原则修正

第四节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过错

二、加害行为

三、损害事实

四、因果关系

第五节 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的形式

一、停止侵害

二、消除危险

三、赔偿损失

四、赔礼道歉

第六节 个人信息侵权诉讼不经济困境之解决

一、个人信息侵权诉讼不经济困境

二、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解决困境

三、困境的解决:个人信息侵权中的集团诉讼

四、集团诉讼的本土化改造

结论

附录 美国隐私法 美国法典第5编第552A条

一、定义

二、提供档案材料的条件

三、提供档案材料的记录

四、使用档案材料的权利

五、机关要求

六、机关规章

七、民事补救

八、合法监护人的权利

九、刑事处罚

十、一般例外

十一、特种例外

十二、档案馆的档案

十三、政府订约人

十四、通讯名单

十五、匹配协议

十六、审核及对事实认定的抗辩机会

十七、限制

十八、新的系统和匹配程序的报告

十九、双年底报告

二十、其他法律的影响

二十一、资料完善委员会

二十二、管理和预算局的职责

后记

利益衡量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是2020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涛。

得书感谢您对《利益衡量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民事保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爱的法则 电子书
100个婚恋中常用的民法典常识,教你在婚恋中保护自己及财产安全,增强获得幸福的能力。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电子书
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近代法律人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近代多位法律人的人生经历和法学思想。
写给老板的财务课 电子书
如何快速看懂公司财报,学会利用财务管控来进行公司经营,一本书看透公司财务管控。
写给老板的法律课 电子书
为老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防范指南,老板处理法律纠纷、规避运营风险的红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