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思想综合研究

宗密思想综合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七章,本书即依十种史料对宗密的事迹、著述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史学的观点叙述宗密所处中唐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士大夫交往的情况;以翔实的学术资料阐述宗密哲学思想中“三教会通”和“教禅一致”两大组成部分;重点从华严哲学、荷泽禅以及《圆觉经》《起信论》等方面对宗密的心性思想的实质和特点进行精辟阐释,尤其是对《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作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分析,弥补了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空白;着重从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宋代禅宗、高丽曹溪宗知讷禅师、日本高山寺明惠上人的思想中,归纳宗密思想对宋明理学(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所产生的影响等重要内容。

本书资料翔实,结构谨严,论证缜密。作者能发前人未发之声,踏前人未到之域,视野之广、思路之宽、辐射之远、见解之真,为其导师方立天先生所称赏。

作者简介

作者胡建明,上海市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生于1965年,1990年9月留学日本东京,1996年3月留学德国海德堡。现任职于日本东京驹泽大学佛教经济研究所,兼中国人民大学高等宗教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华严学、禅宗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序言二

哲学文库编委会

导言

第一节 宗密思想综述和研究回顾

第二节 论述重点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宗密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

第一节 宗密的生平事迹

第二节 宗密的主要著述

第二章 宗密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及其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

第一节 宗密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宗密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感遇

第三节 宗密在长安终南山的著述生活以及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

第三章 宗密的三教会通论和教禅一致思想

第一节 宗密的三教会通论

第二节 宗密的教禅一致思想

第四章 宗密的心性思想

第一节 如来藏义概述

(一)如来种姓和如来性

(二)众生有成佛的基因(胎儿),即如来藏义

(三)如来出现和性起义

第二节 宗密的华严心性论

华严宗趣论

(二)华严的“如来性起”与“如来出现”

(三)华严宗的“唯心”义和宗密对“心”的剖析

第三节 宗密的荷泽宗心性思想

(一)关于澄观的心体说——“灵知真性”

(二)宗密心性思想的“知”的概念与含义

第四节 《大乘起信论》和宗密的心性思想的关系

(一)《起信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特征

(二)《起信论》对中国佛教思想以及华严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三)关于宗密的《论疏》

(四)《圆觉经》诸疏以及其他著述对《起信论》的引用和取意

第五章 宗密的修持践行思想

第一节 宗密的顿悟渐修论

第二节 《修证仪》的践行思想

第六章 宗密思想对后世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永明延寿的《宗镜录》对宗密哲学思想的理解

第二节 略论宗密思想对宋代华严思想的影响

(一)从长水子璿对《楞严经》等的注疏谈起

(二)晋水净源的华严思想特点

第三节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宋代禅宗对宗密心性思想的误解

(一)《承袭图》所引起的天童子凝和四明知礼的一场争辩

(二)“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大慧宗杲对宗密哲学思想的理解

第四节 宗密思想对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的影响概述

(一)宗密对高丽知讷禅思想的影响

(二)简述宗密对日本明惠的华严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宗密心性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第一节 北宋理学家受宗密心性思想的影响

(一)周敦颐的思想及其《太极图说》的形成

(二)张横渠的“气一元论”及其佛教观

(三)二程的理学思想及其对佛教的理解和所受影响

第二节 南宋理学家受宗密心性思想的影响

(一)朱熹的理学思想特点、与佛教、禅宗思想的关系以及对宗密思想的理解

(二)陆象山的“心学”以及受佛教和禅宗心性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王阳明的“良知说”以及与佛教和禅宗心性思想的关系

(一)生平大略

(二)王阳明的主张以及与佛教心性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目

二、中文论文

三、日文书目

四、日文论文

后记

宗密思想综合研究是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建明。

得书感谢您对《宗密思想综合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陈法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及易学哲学的高度,提炼出陈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研究;同时注重研究的学理性,紧密贴近陈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陈法哲学思想丰富的内涵,又充分展现其独特个性色彩。本书使陈法哲学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现,为系统研究中国易学和儒学发展史,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 电子书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
汤普森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五章:汤普森及其思想概述、汤普森思想理论的形成、汤普森历史哲学的文化批判、汤普森历史哲学的历史建构、汤普森历史哲学的政治使命。
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研究 电子书
宽容是行为主体对其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行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却不干涉的一种有原则、有限度的克制。本书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宽容思想,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综述,不仅系统介绍了远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到伏尔泰、康德等哲学家的宽容理念,而且对每位哲学家宽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派演变均有述及。本书主旨虽关涉“宽容”又不止于就“宽容”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