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传统”与“当代”、“文化”与“影视”的独特视角,讨论了传统文化对当代影视作品创作的影响。

内容简介

作者从文化资源到影视作品的创作路径、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入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丰富影视创作的路径,是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然选择。

作者简介

编者高慧燃,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研究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先后任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党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并对文化和审美研究较为关注,并有一些成果呈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文化资源的结构性审视

一、文化元素与文化资源

1. 文化的概念

2. 传统文化与文化元素

3. 文化资源定义及内涵

二、文化资源结构的层次与功能

三、文化资源的器物层面

1. 饮食文化

2. 服饰文化

3. 建筑文化

4. 舟车交通文化

四、文化资源的制度层面

1. 政治制度

2. 经济制度

3. 教育制度

4. 宗法制度

5. 婚姻家庭制度

五、文化资源的精神层面

1. 贵仁重和的传统文化思想

2. “天人合一”的伦理文化

3. 兼收并蓄的现实主义特点

4. 勇于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传统文化对当代影视作品创作的影响

一、影视作品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 题材选取中对传统文化的观照

2. 艺术形象塑造对传统文化的采掘

3. 创作宗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反思

二、影视作品表现形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 “影”“戏”合一的创作模式

2. 独特意蕴的文化意象

3. 追求意境的视听语言

三、影视作品情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1. 节制含蓄的情感抒发

2. 悲情传统的诗意表达

3. 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思

第三章 从文化资源到影视作品的创作路径

一、传统文化资源作用于影视剧创作的方式

1. 精神价值的取舍

2. 故事资源的运用

3. 文化符号的创新

二、影视剧创作模式分析

1. 资源导向型创作模式

2. 消费导向型创作模式

三、中西方影视剧创作模式比较

第四章 影视作品创作的当代语境和阶段性特征

一、政治语境

1. 中国影视发展同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

2. 体制变革促进了影视剧创作春天的到来

3. 惠影惠视政策加快了影视发展的步伐

二、经济语境

1.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影视市场的繁荣

2. 影视经济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技术语境

1. 新技术应用成为电影发展的助推器

2. 电视的卫星传输开拓了更广阔的电视市场

四、电影电视剧中传统文化表现的阶段性特征

1. 精英文化圈的传统文化思考(20世纪80年代)

2. 传统文化搭上大众文化的时尚快车(20世纪90年代)

3. 传统文化借主流文化传播(2010年代)

第五章 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1. 心理结构的再现与认同

2. 美学品格的继承

3. 精神气质的延续

4. 传统民俗和风情的影像再现

二、传统文化的升华

1.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2. 对“家国一体化”思想的生动展现

3. 传统文化“杂糅”在多种文化表征中

三、传统文化的解构

1. “戏说”历史剧对传统“正史”的解构

2. 女性意识的书写

后记

当代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是2011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慧燃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电子书
本书全面、深入地展现了陈先达先生对于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的探讨。
传统文化元素的品牌呈现方式与传播策略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品牌中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以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具体的品牌传统文化塑造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在案例研究部分,作者通过多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有效运用传播策略来构建品牌的文化意义,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
传统与超越:中国当代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深入探讨中国的家庭及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统局限性的同时注重传统的延续性。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全4册) 电子书
为读者提供系统认识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和工具。
当代中国生活质量(当代中国调查报告) 电子书
从深度和广度上展现研究者对“生活质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