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关键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各国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专利等前沿动态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内容简介

全书介绍了中国特色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思路与建设现状,探索了感知算法、决策算法、感知系统、定位系统、HMI系统、控制系统的性能局限和功能不足触发条件、评价体系与测试方法等,总结了针对具备典型的高、中、低速自动驾驶功能的高速巡航系统、城市巡航系统、自主代客泊车系统的功能定义与危害分析、量化评价、测试方法等内容。

本书对于促进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方面的研究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汽车安全相关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可供汽车行业、交通行业等行业人士参考阅读, 也适合在校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及相关学历的从业者使用。

作者简介

编者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1989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同年进入中国一汽集团长春汽车研究所工作,2000年后历任中国一汽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职务,2018年3月入职清华大学车辆学院工作。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2012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8年获FISITA杰出贡献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智能网联汽车简介

1.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

1.1.2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基础

1.2 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基础概论

1.2.1 预期功能安全活动基本流程

1.2.2 预期功能安全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2章 预期功能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政策与标准

2.1.1 政策与法规

2.1.2 标准与规范

2.2 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2.2.1 预期功能安全分析及风险评估

2.2.2 预期功能安全验证与确认

2.2.3 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

第3章 中国特色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研究

3.1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架构

3.1.1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总体架构设计

3.1.2 预期功能安全静态场景七层架构

3.1.3 预期功能安全动态场景架构

3.2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思路

3.2.1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方法

3.2.2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场景管理

3.2.3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用途

3.3 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建设现状

3.3.1 分地域中国特色预期功能安全场景收集

3.3.2 预期功能安全测试用例生成

第4章 算法级与部件级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研究

4.1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1.1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研究现状

4.1.2 感知系统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1.3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4.1.4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1.5 感知系统性能局限改进措施研究

4.2 感知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2.1 感知算法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2.2 感知算法评价体系研究

4.2.3 感知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2.4 感知算法性能局限改进措施研究

4.3 决策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3.1 决策算法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3.2 决策算法测试评价场景研究

4.3.3 决策算法评价体系研究

4.3.4 决策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4 定位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4.1 定位系统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4.2 定位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4.4.3 定位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4.4 定位系统性能局限改进措施研究

4.5 HMI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5.1 HMI系统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5.2 HMI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4.5.3 HMI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5.4 HMI系统性能局限改进措施研究

4.6 控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4.6.1 控制系统局限性与触发条件分析

4.6.2 控制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4.6.3 控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测试方法研究

4.6.4 控制系统性能局限改进措施研究

第5章 整车级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研究

5.1 城市巡航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5.1.1 功能定义与危害分析

5.1.2 典型场景选取

5.1.3 数据采集

5.1.4 量化评价体系

5.1.5 测试规程

5.2 高速公路巡航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5.2.1 功能定义与危害分析

5.2.2 典型场景选取与采集

5.2.3 数据采集

5.2.4 量化评价体系

5.2.5 测试规程

5.3 自主代客泊车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5.3.1 功能定义与危害分析

5.3.2 典型场景选取

5.3.3 数据采集

5.3.4 量化评价体系

5.3.5 测试规程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预期功能安全相关专利汇总

附录B 静态场景要素七层架构具体信息

附录C 预期功能安全共享场景库部分测试用例展示

附录D 感知系统触发条件清单

附录E 感知系统触发条件与基础场景

附录F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测试用例清单

附录G 城市巡航系统预期功能安全典型测试用例

常用缩写词

参考文献

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关键技术是202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骏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关键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电子书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网联化与自动化、智能化的集成体,搭载了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数据通讯传输、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具有定位导航、自主感知、决策、自我学习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并融合智能交通、物联网、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人-路-云等数据信息交互、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现代交通与智能驾驶。本书的编写共分为八个章节,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由浅入深的梯次编写而成,阐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系统性地论述了信息辅助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监测系统、抬头显示系统、夜视辅助系统、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信息控制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同时介绍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仿真测试。本书既包括全面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又介绍了适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6个项目,主要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分级、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划,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项目前面部分都给出知识路径、学习目标、导入案例和知识探索,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各项目后面部分都配有扩展阅读、项目实训、归纳与提高、知识巩固,便于学生复习、巩固主要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概论 电子书
本书在简要介绍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内涵、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阐明了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框架,对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所涵盖的智能制造装备与产品测评、工业软件测评、工业网络测评、工业云测评、工业大数据测评、智能制造系统信息安全测评、智能制造评价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信号处理技术 电子书
本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部分的传感器内容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激光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视觉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车载定位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其他传感器技术等。本书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传感器核心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关键技术的原理、核心算法及其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优缺点展开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