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总结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运行规律和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简单意义上为当前中小银行风险频发的现状提供一种解释和方法论,而是在当前国家加大金融开放、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我国中小银行寻求出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兼具可操作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框架和操作指引。本课题提出的资产负债管理视角,从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到业务经营、操作系统层面一以贯之。
特别在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银行如何不被技术所裹挟、不为技术而技术,而是在真正尊重、理解不同金融业务的特点、逻辑和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合适的数字技术手段,让金融科技的工具性与资产负债管理内在价值相结合,全面提高金融效率,实现更强的资本配置能力,提供更稳健的金融服务,让金融与科技的结合能够真正发挥出指数级的实效、价值和影响。
本书尝试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给出的思考和建议,希望对所有银行决策者、从业者,乃至监管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业务部三人筹备组成员,后独立筹备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1997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业务部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调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负责香港分行的业务经营。2004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7月重返香港,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浙商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进入转型阶段的浙商银行制定了“全资产经营战略”。2018年4月辞任浙商银行行长,2019年1月加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任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金融书系
“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课题组
把握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
前言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形势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历史轨迹
一、宏观层面,银行非传统资金来源和运用逐渐增加
二、微观层面,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
三、管理层面,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和视角得到革新
第二节 资产负债监管向对接国际标准的过渡
一、从简易计划平衡管理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演变
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强化风险指标监管要求
三、国际银行监管规则在我国的实践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建立和发展
五、接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第三节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新环境:全球面临经济低速增长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
二、新常态:国内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
三、新要求:监管层面对银行业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四、新监管:金融严监管加剧合规成本和资本补充压力
五、新体系: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六、新变化:手续费收入结构调整
七、新模式:金融科技兴起冲击传统经营方式
八、新改革:金融开放重塑银行业竞争生态
第四节 我国中小银行提升资产负债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困惑与隐忧
二、中小银行提升资产负债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提升资产负债经营管理能力的理念转变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运行的规律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运行规律的产品维度
一、负债端业务
二、资产端业务
三、所有者权益及资本补充工具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的多元视角
一、表内外的转换
二、重资产与轻资产维度
三、基础负债与主动负债维度
四、时间维度
五、地域维度
六、客群维度
七、分支机构维度
八、本外币维度
九、市场间维度
第三节 银行资产负债运行的边界和管理策略
一、影响资产负债配置决策的主要因素
二、商业银行资本内生与补充建议
第三章 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中小银行演变历史
一、中小银行的界定
二、中小银行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现状
一、中小银行的数量结构
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
三、中小银行的风险收益结构
四、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
五、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第三节 中小银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据的分析
一、过快的增长速度反映出了非理性的发展诉求
二、缺乏信贷投向导致投资、同业业务较多
三、负债结构的差异加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四、农商行资产质量问题较普遍且拨备覆盖不充分,或存在信用风险隐患
五、近年来农商行稳步提高杠杆率水平,城商行对流动性需求激增
六、中小银行盈利状况总体薄弱,城商行回报水平相对最低
第四节 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形成逻辑及案例分析
一、我国三类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特征及问题解析
二、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分阶段分析
三、造成中小银行风险高企的原因:从资产负债管理的不同维度分析
四、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
第四章 构建适合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第一节 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体思路
一、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三性”平衡基础上的长期价值追求
二、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经营转变
三、延伸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从专注表内到覆盖表内外全部资产负债表
四、建立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三策略”
五、升级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从初级到高级
第二节 保障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方法和途径
一、从公司治理机制着手,进行顶层设计
二、完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精准有效
三、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传导有效
四、合理运用管理工具,持续优化管理方法
五、建设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强化科技支撑
第三节 未来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分类建议
一、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差异化建议
二、同一银行内部总分行与不同条线的资产负债管理差异化建议
第五章 对我国中小银行经营发展的研究展望
第一节 关于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探讨
一、当前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主要表征
二、理解当前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问题背后的环境约束
三、我国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框架及其最新演变
四、对策建议
第二节 关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探讨
一、中小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二、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
三、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
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
附录一 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工具
一、公开市场业务
二、存款准备金
三、中央银行贷款
四、利率政策
五、窗口指导
六、抵押补充贷款
附录二 历次巴塞尔协议修订指标对比
附录三 《巴塞尔协议Ⅲ》审慎监管基本要素概览
附录四 我国57家上市银行基本概况
附录五 银行数字化及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监管政策梳理(2018—2021年)
附录六 巴塞尔委员会银行业公司治理原则演变及内容概要
附录七 近年来银保监会涉及公司治理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后记
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是2022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刘晓春。
得书感谢您对《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