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穿越古今的励志传奇,揭示350年“王致和”品牌背后的工匠精神及中华创业精神。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穿越古今的中国故事,也是一则发人深省的励志传奇。本书详细记载了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品牌从建立至今350年来的悠悠往事,并详细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王致和人”对于产品制造的理念的认识,展现了产品背后的工匠精神和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开拓创新、勇敢拼搏的创业精神。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倡导建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而中华老字号正是经过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激烈竞争延续下来的精华产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也是“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本次选题也是一种尝试,系统梳理中华老字号“王致和”的起源、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所承载的“非遗”技术传承和品牌故事等,传播老字号背后的历史,也是在弘扬中华优秀工匠精神。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磨尽铁砚写匠心——从落第举人到“臭豆腐”创始人(1668—1912)

第一章 徽州故里 左手磨豆腐 右手读“四书”的王致和

第一节 石板桥畔“豆腐郎”十载寒窗求进仕

第二节 前世不修生徽州 贾而好儒走天下

第三节 徽州第一怪 豆腐长毛上等菜

第四节 王致和新婚小登科 曹春雨初嫁结伉俪

第五节 乡试夺魁 江南贡院 出了个“王解元”

第六节 “鹿鸣宴”豪言壮语 石板桥执手相别

第二章 南柯一梦 “落第举人”北京城绝处逢生

第一节 正阳门下味炎凉 歙县会馆遇知音

第二节 春闱会试历“炼狱” 北京贡院苦战九天八夜

第三节 走投无路落孙山 重操旧业卖豆腐

第四节 千里音书托鸿雁 两地甘苦寄相思

第五节 南柯一梦醒黄粱 妙手偶得“臭豆腐”

第三章 初创基业 朗朗乾坤下的“王致和”南酱园

第一节 南酱园香飘延寿街 重义人同心诉衷肠

第二节 污吏赵胜启暗中作祟 王致和险闯南兵马司

第三节 乐显扬夜探兵马司 孙岳颁平反持公道

第四节 同仁堂煮酒话家国 南酱园重整又开张

第四章 臭豆腐载誉京师 风靡舌尖上的“大清朝”

第一节 百年老店传佳话 南酱园来了位“徽班名伶”

第二节 状元妙题藏头诗 光耀门楣誉美名

第三节 老佛爷御赐“青方” 南酱园身价倍增

第四节 晚清“大阿哥”落魄街头 变身臭豆腐“代言人”

【第二部分】 历尽风雨终涅槃——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后重获新生(1912—1979)

第五章 解放后 “王致和”凤凰振翅又涅槃

第一节 盛极而衰“王致和” 老店数易其主

第二节 解放春风沐“四和” 同行“冤家”齐挽手

第三节 科研基建两手抓 腐乳生产走向现代化

【第三部分】 承前启后铸匠道——从改革开放后的老牌国企到新时代大国工匠(1979—2020)

第六章 顺应时代 开拓创新 “王致和”挺立潮头

第一节 走出北京 开拓外埠市场的“三步走”战略

第二节 “王二代”“王三代”薪火相传 见证臭豆腐厂华丽蜕变

第三节 从“大缸造 小块卖”到直装工艺 “王致和”掀起腐乳产业革命

第四节 高擎文化大旗 打造“王致和”企业品牌形象

第五节 “一元钱官司”轰动全国 彰显企业精神

第七章 打造核心竞争力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扬帆出海的“王致和”

第一节 率先实行“四标一体” 在国际舞台为中国发声

第二节 核心技术不转移的OEM生产加工模式

第三节 收购桂林腐乳厂从 “南北之争”到“南北联姻”

第四节 “王致和”顺应国家战略 精准扶贫 扬帆出海

第八章 致和庆华诞 匠心迎未来 “王致和”书写大国工匠传奇

第一节 “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节 老字号有了新形象“王致和” 推出文化IP——“王小和”

后记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是2021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永和。

得书感谢您对《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没有盲区的天空:王越传 电子书
王越是我国著名的信息与通信系统专家。1932年出生于江苏丹阳,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的雷达工程系,留苏未成。1957年分配到西安国营786厂设计所工作,参与了中国第1台火控雷达的研制,之后一生从事火控雷达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火控雷达事业发展的见证人。1991年王越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创建,是为数不多的两院院士之一。本书力图还原
世事如棋 真心依旧:王世真传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真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王世真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山石磊落自成岩:王德滋传 电子书
王德滋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十分重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必须兼顾“四个平衡”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特别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平衡。他认为,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中,亦需注意处理好这四个关系。本书对王德滋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
硅芯筑梦:王守武传 电子书
王守武先生1950年从美国回国后致力于我国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事业半个多世纪,我国半导体学的研究与开发的各个历程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半导体的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他为我国半导体事业做出了优秀的贡献。他是我国微电子和半导体光电子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亲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1个锗合金晶体管,第1个半导体激光器,全功能4K位和16K位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等。他在国内早期积极倡导建立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