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分析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支持系统、大龄孤独症儿童职业康复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新颖,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孤独症儿童与儿童家长的支持系统分别论述,并对美国孤独症强制保险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胡务,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考察,2010—2011年、2017—2018年分别访问美国阿肯色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现为联合国残疾问题专题组成员、民政部残疾人福利专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节 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现状与发展困境

第三节 成都市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情况

第三章 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社会支持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节 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现状与发展困境

第三节 成都市成华区调研情况

第四节 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与发展困境

第四章 孤独症儿童职业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孤独症患者职业康复现状、困境及成因

第三节 国内个别机构对孤独症患者职业康复的探索

第五章 中国港台地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港台地区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第二节 港台地区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支持

第三节 港台地区孤独症儿童的职业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六章 美国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一节 美国孤独症儿童各年龄段康复与支持系统概况

第二节 美国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第三节 美国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

第四节 美国大龄孤独症儿童职业康复

第五节 美国孤独症学生家长支持系统

第七章 美国各州孤独症强制保险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美国各州孤独症强制保险出台的背景

第三节 美国不同家庭孤独症儿童的健康保险

第四节 美国各州孤独症强制保险的待遇

第五节 美国孤独症强制保险实施的影响及效果

第八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促进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康复与社会支持发展的建议

第二节 完善融合教育背景下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 加强孤独症儿童职业康复与社会支持的政策思考

第四节 加强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增强商业健康保险在孤独症儿童康复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附录

附录1-1 成都市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1 成都市成华区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参考模板

附录2-2 成都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随班就读情况问卷(教师版)

附录2-3 成华区孤独症儿童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3-1 孤独症患者职业康复情况及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2 庇护性、支持性就业岗位备选人员能力信息采集表

附录3-3 入场支持策略一览表

附录3-4 跟踪回访表

后记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务。

得书感谢您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社会支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前儿童心理学 电子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课程。本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导论、认知与言语的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的背景四大部分,精选了涵盖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共17章内容,注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等知识要点,同时,注意吸纳和反映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每章体例统一,包括学习目标、案例导读、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视频指导版) 电子书
本书依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体系,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幼教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要求编写。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0-6岁)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教育问题。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电子书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逻辑与哲学的交融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分析哲学的最新研究论文,分为“弗雷格”“克里普克”“威廉姆森”“哈克”四个专题。其中“弗雷格”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国外学者对弗雷格哲学当代价值的再发现,“克里普克”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克里普克继历史因果理论之后创立的新的哲学理论。威廉姆森与哈克分别是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反映了国外分析哲学的前沿动态。
儿童精神分析研讨班.心理学经典译丛 电子书
本书着眼于儿童精神分析工作的伦理问题,也就是说,尊重孩子作为主体的存在,认为孩子能够承担自己的痛苦和欲望。弗朗索瓦兹多尔多严格的伦理设置指引着她的临床工作:在孩子的言说中找到他的主体位置,倾听孩子的话语,哪怕这些话语陷于症状之中,陷于父母的言说之中,甚或陷于代际之间的纷杂噪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