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作者临床实践中10000多病例中精选具有示教意义的病例进行"正误"解析。
内容简介
现代骨外固定基础理论除涉及临床医学外,还涉及再生医学、生物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学等诸多边缘学科的知识,操作技术又涉及临床医生较为生疏的工程学原理和操作技能,使骨外固定成为骨科领域原理最为深奥的一种临床技术。更由于"门派"多,"类型"杂,至今尚无一本能够系统,全面,规范地指导临床实践的骨外固定专著,致使临床应用者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骨外固定的优势,还常常因应用不当而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作者在从事骨外固定理论与临床研究的同时,对骨外固定与组织再生、应力法则和功能重建的相关性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系统整理,使骨外固定技术形成了理论系统化、器械系列化、技术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的新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已出版的两本骨外固定专著实用和可操作性不理想,拟组织国内外专家编写《实用骨外固定学》一书。 本书主要内容:在简明阐述组织再生,应力法则和功能适应性等基本原理与骨外固定关联性的同时,将重点介绍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等疑难骨病,畸形矫正和矫治肢体短缩等骨病的使用原则、技术规范、操作技巧和疗效评估,以及并发症防治和病例解析等临床医生关心的技术问题(详见目录)。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专家题词
序一
序二
Preface
序三
前言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骨外固定发展与变革
第一节 骨外固定的发展史
第二节 骨外固定概念的演变
第三节 骨外固定基础理论的进展
第四节 技术创新理念的变革
第五节 应用技术的规范化
第六节 适应证合理拓展
第七节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肢体再生的生物学基础与进展
第一节 骨的发育与形成
第二节 生物学因素
第三节 信号转导与再生
第四节 生物力学因素对骨再生的影响
第五节 组织损伤的修复机制
第六节 两栖动物的肢体再生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肢体再生与应力
第一节 张应力与骨再生的研究
第二节 张应力对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变化的调控
第三节 张应力成骨过程中新骨的快速塑形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第四节 张应力成骨的质量监测
第五节 张应力成骨过程中促进新骨矿化的研究
第六节 张应力与软组织再生
第七节 张应力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生物力学基础
第八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再生与控制
第一节 控制论概述
第二节 应力控制
第三节 创伤控制
第四节 最优控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骨外固定应用力学
第一节 骨生物力学
第二节 生物力学的基本法则
第三节 外固定器构型与力学
第四节 骨外固定复合力学系统
第五节 外固定器的力学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骨外固定应用理念与原则
第一节 患者为本 疗效优先
第二节 优化构型 巧力求稳
第三节 个性原则 用长弃短
第四节 治用并举 自然康复
第五节 优化重建 功能适应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四肢局解及钢针布局
第一节 上肢解剖层面图
第二节 下肢解剖分层图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骨外固定器
第一节 组合式外固定器结构与特点
第二节 X-EF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X-EF构型的分类
第四节 骨外固定应用技巧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骨外固定的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骨外固定的优、缺点
第二节 骨外固定适应证原则与禁忌证
第三节 骨外固定器构型的选择
第四节 明确概念、规范应用
第五节 骨外固定的基本操作技术
第六节 骨外固定的术后管理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骨外固定并发症分类及防治
第一节 骨外固定并发症概况
第二节 并发症概念及分类
第三节 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第四节 临床并发症统计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第十一章 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应用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 骨折治疗原则与进展
第二节 骨折分类原则
第三节 骨折愈合
第四节 骨折不愈合的诊断和分类
第五节 骨外固定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六节 骨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基本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骨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
第一节 锁骨骨折
第二节 肱骨近端骨折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第四节 肱骨远端骨折
第五节 前臂骨折
第六节 桡骨远端骨折
第七节 手部骨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骨外固定治疗下肢骨折
第一节 髋部损伤
第二节 股骨转子下骨折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第四节 股骨髁上骨折
第五节 膝关节骨折
第六节 胫腓骨骨折
第七节 踝关节骨折
第八节 足部骨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骨外固定在其他创伤的应用
第一节 骨外固定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
第二节 骨外固定在肢体离断伤中的应用
第三节 骨外固定在骨科损害控制中的应用
第四节 外固定器在骨质疏松骨折的使用原则
第五节 骨外固定在烧伤骨折和其他特殊情况的应用
第六节 外固定器用于肢体之间的固定
第七节 骨外固定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骨盆环骨折骨外固定器的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盆解剖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创伤机制
第四节 骨盆骨折分类
第五节 骨盆骨折诊断
第六节 骨盆骨折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篇 骨外固定治疗疑难骨病
第十六章 骨外固定治疗疑难骨病
第一节 疑难骨病概述
第二节 疑难骨病的分类
第三节 治疗疑难骨病的历史回顾
第四节 骨外固定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骨外固定治疗无菌性骨不连
第一节 无菌性骨不连的病因、诊断与分类
第二节 骨外固定治疗骨不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四节 并发症防治要点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骨外固定治疗无菌性骨缺损
第一节 骨缺损的病因、诊断及分型
第二节 骨外固定治疗骨缺损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骨段延长术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术后管理
第五节 并发症防治
第十九章 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
第一节 感染性骨不连的病因、诊断与分型
第二节 感染性骨不连的传统治疗方法
第三节 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第四节 临床应用
第五节 并发症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骨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第一节 CPT的病因、诊断及分型
第二节 CPT的传统疗法
第三节 骨外固定治疗CPT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临床常用术式
第五节 并发症防治
参考文献
第四篇 骨外固定在矫形外科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骨外固定在矫形外科应用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 下肢矫形外科的诊疗分类与评估
第二节 骨外固定适应证
第三节 Paley下肢矫形原则
第四节 Catagni足踝部畸形分类及矫形原则
第五节 足踝畸形矫正新概念
第六节 下肢畸形的功能评定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夏和桃外固定器在矫形外科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X-EF在上肢的应用
第三节 骨盆—髋关节畸形矫正
第四节 骨外固定矫正膝部畸形
第五节 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
第六节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矫正足踝畸形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Ilizarov技术在下肢矫形外科的应用
第一节 Ilizarov技术矫正肢体畸形的原则
第二节 秦泗河矫形外科与Ilizarov技术
第三节 下肢残缺畸形术前检查与疗效评估
第四节 Ilizarov技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畸形
第五节 Ilizarov技术治疗脑性瘫痪下肢畸形
第六节 Ilizarov技术用于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
第七节 上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骨外固定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骨外固定治疗髋关节疾病
第一节 髋关节的应用解剖
第二节 髋关节病的外科治疗概况
第三节 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
第四节 改良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
第五节 改良髋关节重建术应用技术
第六节 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第五篇 骨外固定治疗肢体短缩畸形
第二十六章 肢体短缩畸形概述
第一节 肢体短缩畸形的概念及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 下肢短缩畸形的评估与诊断
第三节 肢体延长及进展
第四节 肢体短缩畸形的治疗原则
第五节 影响骨再生的因素
第六节 促进新生骨矿化的方法
第七节 骨延长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第八节 肢体延长的疗效评估标准
第九节 肢体延长并发症分类及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 骨外固定治疗上肢短缩畸形
第一节 单侧肱骨延长术
第二节 双侧肱骨延长术
第三节 前臂延长术
第四节 掌指骨短缩畸形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 骨外固定治疗下肢短缩畸形
第一节 大腿延长术
第二节 小腿延长术
第三节 双下肢延长术的背景
第四节 双下肢延长术
第五节 讨论
参考文献
实用骨外固定学是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夏和桃。
得书感谢您对《实用骨外固定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