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套装12册)

走进博物馆(套装12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走进陕西最有代表性的一批博物馆,一馆一册,以物说史,以物证史,以物串史。

内容简介

“走进博物馆系列”丛书有《渭南市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安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延安革命纪念馆》。

本丛书是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品力作,旨在挖掘文物藏品的内涵价值,通过文物呈现文化讲好陕西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文化故事。

章节目录

华夏宝库耀世华章:陕西历史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百年历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沿革

第二章 唐风古韵: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

第三章 耀世华章:陕西古代文明漫步

华夏源脉 史前陕西

周礼之邦 西周陕西

天下一统 秦代陕西

雄风振采 汉代陕西

冲突融合 魏晋南北朝陕西

巅峰盛世 隋唐陕西

安定西北 唐以后的陕西

第四章 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巡礼

清冶铜华 历代青铜器

陶塑春秋 历代陶俑

中西合璧 唐代金银器

粉壁丹青 唐墓壁画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中国古代十四王朝建都陕西一览表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革命圣地红色记忆:延安革命纪念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延安革命纪念馆概况

第一章 革命中心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独树一帜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

战略转移 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

第二章 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

高举旗帜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逼蒋抗日 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国共合作 实现全民族抗战

战略相持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战略反攻 夺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三章 红色心脏 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顺应民意 力争和平建国的实现

未雨绸缪 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针锋相对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

主动出击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奋斗

战略决战 夺取全国胜利

第四章 时代潮头 抗日民主模范区

以民为本 建设抗日民主模范政权

自力更生 振兴边区经济

立足现实 开展边区社会文化建设

第五章 精神家园 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坚定抗战 求得人民解放的抗大精神

实事求是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整风精神

屯田自救 减轻人民负担的南泥湾精神

认真工作 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创新致富 为人民谋福利的南区合作社精神

精益求精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不怕牺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

乐于奉献 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劳模精神

第六章 胜利旗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

思想武器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统一思想 延安整风铸党魂

同心同德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胜利前进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丝路明珠大唐故宫:法门寺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法门寺博物馆概况

第一章 皇家寺院

一、舍利兴寺

二、唐太宗开塔初示佛骨

三、唐高宗开塔初迎佛骨

四、武则天开启塔基迎佛骨

五、唐中宗下发入塔送还佛骨

六、唐玄宗与“开元廿九年盝顶石函”

七、唐肃宗二迎佛骨

八、唐德宗第七次迎佛骨

九、唐宪宗与《谏迎佛骨表》

十、唐武宗灭佛

第二章 唐末盛事

一、舍利重获

二、仓促准备

三、迎宾入京

四、入内恩赐

五、宫内供养

六、返送地宫

七、物帐密码

八、金钱铺地

第三章 千年重光

一、秦王礼佛

二、明修砖塔

三、民国修缮

四、地宫惊现

第四章 秘色茶香

一、秘瓷真容

二、茶香悠远

第五章 丝路往来

一、丝绸宝库

二、琉璃溢彩

第六章 香事梵音

一、曼妙香器

二、唐密梵音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汉家陵阙治世气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五陵原上 汉家陵阙:汉阳陵历史沿革

第二章 文修武备 治世气象:汉景帝与文景之治

一、汉景帝的生平

二、汉景帝的政绩

1.道崇“黄老”,休养生息

2.戡乱七国,中央集权

3.轻徭薄赋,重视农桑

4.有和有战,积蓄力量

5.约法省禁,减笞去刑

三、文景之治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章 事死如生 皇家典范:汉阳陵遗址

一、帝陵陵园

二、南阙门及东阙门遗址

1.南阙门遗址

2.东阙门遗址

三、后陵陵园

四、宗庙遗址

五、南、北区外藏坑

1.南区外藏坑

2.北区外藏坑

六、刑徒墓地

七、陪葬墓区

1.东部陪葬墓区

2.北部陪葬墓区

八、阳陵邑遗址

第四章 深沉质朴 汉家风仪:汉阳陵出土文物

一、陶俑

1.着衣式陶俑

2.塑衣式陶俑

二、陶塑动物

三、陶质生活明器

四、建筑材料

五、印章和封泥

六、铜镜

七、兵器

八、车马器

第五章 理念先进 方式多样:汉阳陵遗址的保护展示

一、巍乎盛景——考古陈列馆

二、古今交融——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三、陵阙雄姿——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

四、德阳寻踪——宗庙遗址保护展示棚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1.考古陈列馆

2.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3.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

4.宗庙遗址保护展示棚

1.开放时间

2.开放区域

1.门票价格

2.其他说明

1.人工讲解收费标准

2.语音导览机收费标准

1.公交汽车线路

2.自驾车线路

1.线下教育活动

2.线上教育活动

1.线下实体店

2.线上网店

1.游客服务中心

2.汉塬华宴餐厅

3.茶文化创意展示区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汉台聚珍大汉源脉:汉中市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

一、文明曙光——史前时期的汉中

二、方国风云——商周时期的汉中

三、大汉源脉——秦汉时期的汉中

四、三国记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汉中

五、山南重镇——唐宋时期的汉中

六、南北融合——明清时期的汉中

第二章 古道沧桑——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一、栈道千里——褒斜古栈道

二、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石门颂》摩崖

《杨淮表记》摩崖

《李君表》摩崖

汉隶大字《石门》摩崖

汉隶大字《石虎》摩崖

汉隶大字《玉盆》摩崖

汉隶大字《衮雪》摩崖

《石门铭》摩崖

晏袤《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

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

南宋《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第三章 龙兴之地——西汉三遗址

一、汉基肇始——古汉台

元嘉十九年阁道碑

重修山河堰记碑

加封张恶之为文昌帝君碑

汉中府新建城东洗心亭记碑

新修文昌宫记碑

张弼狂草碑

孔子祀典说碑

药王庙祭文碑

万寿寺佛像碑

贾大司马修栈道碑

王士祯诗碑

栈道杂诗碑

果亲王诗碑

“汉台”大字碑

重葺清晖亭记碑

汉中府修补城垣记碑

“沅湘挹秀”碑

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碑

石门道记碑

重修汉台碑记

汉台新建竹林阁赋碑

二、登坛对策——拜将坛

三、赤帝遗风——饮马池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1.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

2.褒斜古栈道陈列

3.石门十三品陈列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史前家园文明曙光:西安半坡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前世今生:半坡遗址和西安半坡博物馆

一、一址千年——发现·发掘

二、就地保护——创建·历程

第二章 聚族定居:半坡人的家园

一、黄壤福地——聚落

二、营造方圆——居所

三、炼土为陶——窑场

四、水阔鱼沉——葬地

五、深壑环延——围沟

第三章 日出而作:半坡人的生业

一、石斧拓荒——农耕

二、飞土逐肉——渔猎

三、俯拾仰取——采集

四、以栏为圈——畜养

五、精制细作——手工

第四章 情动于中:半坡人的精神

一、人神对话——祭祀·宗教

二、艺术灵光——彩陶·陶塑·埙

三、智慧燧火——刻符·陶甑·数与形

四、未解之谜——尖底瓶·人面鱼纹

第五章 时光掠影:半坡人和半坡社会

一、岁月不老——容颜

二、舌尖滋味——饮食

三、爱美之心——衣饰

四、对偶相亲——婚姻

五、共生共融——友邻

六、归去来兮——行踪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秦皇陵墓文明标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世界遗产 第八奇迹

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概况

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陈列展示

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展览

第二章 东来西迁 尽并天下

一、早期秦人

二、立国图强

三、初并天下

四、开拓疆域

五、独治天下

第三章 穿凿“丽山” 模型天下

一、本名“丽山”

二、形胜之地

三、辨识骊山

四、确定规制

五、规划陵墓

六、工室吏徒

七、模型天下

八、葬入“丽山”

九、38 载修建

第四章 赫赫武功 兵马甲胄

一、秦兵马俑坑概况

二、凛凛秦兵

三、一号军阵

四、近看秦俑

五、秦俑艺术

六、秦俑制作

第五章 大驾乘舆 车府马厩

一、始皇大驾

二、帝国吏署(K0006 陪葬坑)

三、皇室内厩(曲尺形马厩坑)

四、帝国大厩(上焦村马厩坑)

第六章 乐府宫苑 珍禽百戏

一、苑囿设宫

二、雁舞鹤鸣(K0007 陪葬坑)

三、鱼鳖兽圈(动物坑)

四、珍禽异兽

五、幽明鱼池

六、乐府百戏(K9901 陪葬坑)

第七章 魂灵歆享 陵寝奉祀

一、陵侧之寝

二、祭祀歆享

三、飤官掖庭

第八章 随葬地宫 永驻于斯

一、上崇山坟

二、中成观游

三、羡道四出

四、棺椁之丽

五、奇器珍怪

六、上具天文

七、下具地理

八、永恒之谜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2.秦始皇帝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

1.院庆 40 周年纪念系列

2.复刻演绎系列

3.秦风蒹葭系列

4.经典单品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青铜之乡礼乐天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赫赫青铜于斯为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前生今世

第二章 铄古铸今烨烨生辉——“青铜铸文明”基本陈列

青铜之乡

周礼之邦

帝国之路

智慧之光

几何类纹饰

第三章 长河遗珍瀚海拾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集锦

“镜”善“镜”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古代铜镜

天地精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历代玉器

抟土为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史前陶器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宝鸡市馆藏一级青铜器名录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丰碑如薮宝刻成林:西安碑林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千年沧桑:西安碑林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 再续韶华:西安碑林博物馆简史

第三章 不朽殿堂:西安碑林博物馆巡礼

一、优入圣域:西安文庙的时代因缘

1.照壁

2.礼门、义路门

3.太和元气坊

4.泮池

5.棂星门

6.华表

7.戟门

8. 名宦祠、乡贤祠

9. 碑亭

10.大成殿

二、熹平开成:文脉千秋的儒学经典

1.熹平石经

2.正始石经

3.石台孝经

4.开成石经

三、名碑法刻:汉唐正书的美轮美奂

1.汉石至宝 汉隶神品——曹全碑

2.比之诸碑尤为险劲—皇甫诞碑

3.备尽八法之妙—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4.遒逸婉媚 坠石惊电—同州圣教序碑

5.独得王书精神筋力—兴福寺碑

6.骨力遒劲 自成一家—西安碑林藏柳公权书迹刻石

四、忠烈之笔:德艺双馨的颜真卿

1.多宝塔感应碑

2.郭家庙碑

3.臧怀恪碑

4.马璘残碑

5.颜勤礼碑

6.颜氏家庙碑

7.《争座位帖》

五、石墨镌华:石头上的《淳化阁帖》

1. 宋代翻刻

2. 明代翻刻

3. 清代翻刻

六、雕刻时光:地下石刻的艺术史

1.李和石棺和墓志

2.李静训石棺

3.李寿石墓门、龟形墓志和石椁

4.杨执一夫妇石墓门和墓志

第四章 满目琳琅: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

一、长城内外:陕北地区的画像石

1. 黄泉门扉

2. 昨日重现

3. 人神共舞

4. 历历千年

二、汉风唐韵:动物雕刻的视觉美

1.魂兮归来:东汉石兽

2.流星王朝的背影:大夏石马

3.异域奇珍:献陵石犀

4.天子功业和亲密战友:昭陵六骏

三、鸳鸯七志:于右任捐藏的瑰宝

1.风云

2.望族

3.芳华

四、蒿里文章:唐墓志中的诗人生活

1.相思寻旧迹——韦应物墓志和韦应物妻元苹墓志

2.更有几人仙—韦渠牟墓志

3.不知何处是家乡——廖有方墓志

4.二月春风最断肠——周涯墓志

5.篆石继文清——挽歌墓志

五、解读密宗:从不空三藏到安国寺

1.大师殊礼:不空三藏碑和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

2.密宗万相:安国寺造像

六、天下一家:碑志中的丝路文明史

1.十字莲花—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2.粟特人在中国——米继芬墓志

3.唐代中国和波斯文化交流的双语墓志——苏谅妻马氏墓志

七、写经刊本:香溢竹纸的文献元典

1.最早的印刷品:唐代绢本和纸本之《大随求陀罗尼咒经》

2.来自藏经洞的珍藏:唐代敦煌写经

3.最早的套色印刷品:金代版画《东方朔盗桃》

4.国家珍贵古籍中的善本:嘉靖本管窥

5.清代西北学术的殿军:张澍稿本

结语 再铸辉煌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1.孔庙

2.碑林

3.石刻艺术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大事年表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千年帝都文武盛地:西安博物院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第一章 文武盛地:古代长安的史地概况

天府之国 西安的地理环境

帝王之州 西安的城市历程

第二章 千年奇塔:小雁塔的前世今生

女皇赐福 荐福之地的宝塔

关中名胜 雁塔晨钟的传奇

丝路遗产 中外交流的明珠

第三章 华夏故都:西安的古代都城文明

文明伊始 从古猿人到黄帝之城

礼乐丰镐 青铜时代的赫赫宗周

帝都咸阳 统一九州的大秦中枢

风扬汉城 长治久安的西汉京畿

乱世残垣 魏晋南北朝的长安城

盛世长安 誉满天下的隋唐国都

西部重镇 宋元明清的安西府城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1.序厅“千年古都”

2.基本陈列“帝都万象”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秦风楚韵多元荟萃:安康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安康历史文化概说

第一章 脉源安康 安康人文历史

一、文明曙光

二、方国风云

三、汉中故郡

四、安宁一方

五、佛道乐土

六、移民家园

七、陕南都会

八、水陆通衢

九、汉水风情(非遗之光)

十、激情岁月(三线建设)

1.建设概况

2.浴血会战

3.铭记感恩

第二章 天赋安康 安康自然资源

一、西部水乡

二、生物宝库

三、地脉流金

四、秦巴画廊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2.展览活动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河润华章人物风流:渭南市博物馆

版权信息

“走进博物馆丛书”编辑出版委员会

总序

馆长致辞

渭南市博物馆概况

第一章 远古寻根 文明曙光——史前时期的渭南

一、黄色人种何处寻

二、黄河岸边是家园

三、风格独特细石器

四、农业起源添新证

五、仰韶文化聚集地

六、龙山文化父权显

七、“字圣”“酒圣”出渭南

第二章 先秦记忆 战争交往——夏商周时期的渭南

一、商代“元圣”是伊尹

二、关关雎鸠颂爱情

三、夏商周代封国多

四、诸侯争霸古战场

五、御秦工程魏长城

六、王翦父子助统一

第三章 京畿重地 汉家粮仓——秦汉时期的渭南

一、水陆要冲连东西

二、离宫别苑似仙境

三、删繁就简创隶书

四、黄壤陆海多粮仓

五、千古“史圣”司马迁

六、“廉垂四知”是杨震

第四章 战乱融合 王兴龙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渭南

一、曹操潼关败马超

二、王猛改革强前秦

三、东魏西魏战沙苑

四、雄才大略宇文邕

五、民族融合大熔炉

第五章 盛世英杰 山陵巍峨——隋唐时期的渭南

一、弘农杨氏平天下

二、“出将入相”张仁愿

三、“诗圣”名篇出渭南

四、“再造唐室”郭子仪

五、心系苍生白居易

六、“中兴名将”李元谅

七、山川峻秀多龙脉

第六章 贤相良才 古建生辉——宋元明清时期的渭南

一、治国安邦有寇准

二、“政学合一”南大吉

三、“状元宰相”有王杰

四、“千古诤臣”数王鼎

五、“救时宰相”阎敬铭

六、崇文重教多名儒

七、古建民居冠三秦

1.古塔

2.文庙

3.书院

4.清代考院

5.大禹庙

6.普照寺

7.韩城城隍庙

8.西岳庙

9.民居瑰宝——党家村明清古建筑群

10.天下奇观——桥上桥

11.炼土生辉——尧头窑

附录

游客服务信息

陕西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陕西省博物馆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走进博物馆(套装12册)是2020年由中新华创出版,作者陕西省文物局 编。

得书感谢您对《走进博物馆(套装12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 电子书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