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用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阅读
在中国,产权制度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产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之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复杂性的特征。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的主体,包括各层级政府、当地村委会、农民、相关企业和民间组织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的这种产权配置格局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治理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适。《林权改革、基层治理及政策评价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
内容简介
产权与治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良性互动。产权改革与发展是促进政府善治的重要保障,治理转型及其能力提升是推进产权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制度上是一种源自中国农民的制度创新,实质上则是国家整合在乡土社会的进一步展开。“赋权于民”和“地权属民”是现代国家建构合法性的重要方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何得桂著的这本《林权改革基层治理及政策评价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方法,系统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基层治理问题,主要包括林权改革的影响、基层民主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公共政策执行、农民工社会融入、城镇化建设等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农村研究的内容、路径与方法,而且为未来推进公共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多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作者简介
何得桂,男,福建尤溪人,先后在贵州大学管理科学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到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修学习。“2011计划”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聘任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公共资源与基层治理研究,已经出版学术专著1部(《集体林权变革的逻辑》,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教材1部,在《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重要课题,有关研究成果曾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以及中国“三农”研究创新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章节目录
绪论产权发展与治理转型
第一篇 林权改革与公共政策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林权改革:本质、价值和困境
农村公共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及其启示——以林权改革为例
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非正常集体林权集中现象的社会排斥机理分析
集体林权改革的影响界定:陕西省84个村样本
产权与政治:集体林权改革的社会影响——从山区农村治理角度的分析
中国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困惑与出路:八年实践的理性反思
绩效评价与实践反思:农村基层干部视野中的林权改革
农民视角的西北地区集体林权改革政策研究——以陕西为例
建构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深化中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二篇 基层民主与社会治理
基层民主的增量式发展与制度创新
扩大基层民主必须直面三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主线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武汉市农民工的实证分析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内涵、困境与出路
文化治理视域下农村地区基督教信仰问题研究
从耕地被大量蚕食看乡村治理
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创新的“大荔模式”
农村中小学校高负债问题应引起关注
第三篇 村治发展与深度评论
社会化小农视野下中国乡村治理及其转型研究的深化——评邓大才《小农政治: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
占据中国乡镇制度研究制高点的学术力作——评吴理财《改革与重建:中国乡镇制度研究》
公选村官当镇官:有益的探索
“村社所有加市场化”不可行
林权改革的关键是“权利到户”
政府决策、经济利益与民众健康——关于山西疫苗事件的若干思考
地方使用方言的权利应得到尊重
转基因水稻种植泛滥的责任追究
陕南避灾移民工程可持续性剖析
开展农村实地调查绝非易事
参考文献
附录 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事记
后记
林权改革、基层治理及政策评价研究是2015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得桂。
得书感谢您对《林权改革、基层治理及政策评价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