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六讲(增订本)

鲁迅六讲(增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对鲁迅著作探讨的文章合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来源于作者1999年在韩国高丽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所写的文章。

那时候,作者常常一个人关在后山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上课之余,就翻看随身携带和在高丽大学能够借到的有限的几本鲁迅著作,有了感触,便急切地写成文章。

作者简介

作者郜元宝,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增订本自序

初版自序

一 “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

1. “心学”与“文学”的开始

2. 中西语言接触之际的双重误读

3. “心”与文学翻译的理想

4. “国民性批判”、“鉴别灵魂”与“深知民众的心”

5. 万恶之始:历代文攻武卫的“治心”

6. 自白其心的创作

7. “吾愿先闻其白心”:以心应世的法则

8. “心里的尺”:探寻出路的指针

9. “吐露本心”:“转变”关口的支撑点

10. 余论

二 神思之心与学之心——文学与学术的分途

1. “心”之源与晚清士人之风气

2. 鲁迅与章太炎

3. “冰”之喻:突破门墙

4. 文学·学术

5. 文学家的根本立场

三 “心生而言立”——语言之路:同一与差异

1. “鲁迅风”·“胡适之体”

2. 通儒语言·专家语言

3. “内涵”·“外发”

4. 炼字不苟,其美在骨

5. 善用不同的语言资源

6. 不同的主体定位

7. 动态的汉语本体

8. 现代汉语两种原型的不同命运

四 “言立而文明”——从小说到杂文

1. 小引

2.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3. 《野草》、《朝花夕拾》及其他

4. 杂文:概念·问题结构·智慧形态

五 自由“的”思想与自由“地”思想——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1. 自由主义者与鲁迅

2. 共同的文化营养

3. 察其言而顾其行

4. 自由主义的讽刺者的自由

5. “的”与“地”:根本分歧

6. 通过“文学”来表达“自由”

7. 自由与平等

8.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六 反抗“被描写”——现代中国的自我表达

1. 看电影时忽然想到

2. “被描写”与被别人描写

3. 不能描写自己

4. 自己人的“功劳”

5. 现代东方的世纪性焦虑

6. “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

7. 并非“从……到……”

8. 语言的创造

附录一

一 竹内好的鲁迅论

1. 在“不安”中接近竹内《鲁迅》

2.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鲁迅相的生成及其为东亚知识分子确立的对话场所

3. 文学家鲁迅的生成方式

4. 鲁迅之死,乃文学之死

5. 文学与政治:“从文学的政治化倾向中保卫文学的纯粹性”

6. 作家大于作品:本质主义者、主体论者或浪漫主义者的作品论

7. 批评竹内的时候真的到了吗?

8. 指向宗教

9. 回到“不安”

二 鲁迅作品的身体言说

1. 小引:鲁迅与中国文学身体诉说的传统

2. 舍弃与肯定的纠葛

3. 言语道断,身体出场

4. “分明地玩味”

5. 《野草》:身体书写的自忏之书

6. 东西方身体意识的沟通

7. 历史、现实、身体与疾病

8. “煮自己的肉”与“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

9. 结论:从舍弃身体到身体的承受

三 读《野草》

1. 英译本序回避了另一半《野草》

2. 《题辞》所示:忏悔“过去的生命”

3. “抉心自食”者的“心学”的失败

4. “大阙口”内外的“游魂”

5. 身体:精神之“影”无法“告别”

6. “天地”之间的“求乞者”

四 “科学”·“本根”·“神思”

1. “科学”一词的意义纠葛

2. 从《教篇》整体论述结构看鲁迅当时的科学观

3. 何谓“本根”、“本柢”?

4. 何谓“神思”?

附录二

一 鲁迅·黑格尔·胡风

二 在祥林嫂的目光逼视下

三 阿乎呜呼兮呜呼呜呼

附录三

一 读《破恶声论》

1. 《破恶声论》在鲁迅早期文言论文中的地位

2. 驳“志士英雄”为“无信仰之士人”亦即“伪士”

3. 想象中国:充斥“伪士”的“寂漠境”、“扰攘世”

二 《铸剑》五题

1. 历史退化论·“油滑”

2. “中国的脊梁”

3. “逃名”

4. “伤害”·“复仇”·“死”

5. “两个仇人”

三 关于《伤逝》

四 旧诗略说

1. 《别诸弟三首》

2. 《哀范君三章》

3.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4. 《亥年残秋偶作》

鲁迅六讲(增订本)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郜元宝。

得书感谢您对《鲁迅六讲(增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
走进六横 电子书
本书共四篇,包括:六横往事跨海梦想、自然资源海洋产业、美丽六横海上休闲、六横特色海岛文化。
中国名家散文经典:鲁迅散文集 电子书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孙玉石先生多年鲁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学界第一部对鲁迅300多万字文库全部译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中外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译作的选材特征、译介策略和翻译方法,揭示了鲁迅译作在现代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意义。本书对鲁迅早期翻译的20多万字深奥难懂的文言译作的阐释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它对于广大青年学子阅读理解鲁迅译作中的宝贵遗产将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