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是什么(第2版)

语言学是什么(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择了十个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专业性、学术性和通俗性、普及性兼具。

内容简介

从“什么是语言”入手,逐步谈及“语言的结构”“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西学东渐视野下的中国语言学”等,其中穿插讨论了一些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加入了一名资深语言学家对中国语言学面临的问题与方法的回顾和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徐通锵(1931—2006),浙江宁海人。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评议委员。在教学和科研中,徐通锵教授致力于中国语言学理论的建设,努力引导师生走上密切联系汉语实际、以材料的梳理为基础的语言理论研究的道路,为中国语言学理论研究树立了一种范式;此外,徐通锵教授还对语言变异、方言比较和汉语音韵研究的关系等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著有《语言学纲要》(与叶蜚声合作)《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自选集》《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基础语言学教程》《汉语论--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初探》《语言学是什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一让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滋润心田

序二

卷头语

一 什么是语言?

1 语言与说话

2 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

3 体系的枢纽: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二 语言的结构(上):语音和语义

1 语言符号的音与义是怎么结合的?

2 语音

3 语义

三 语言的结构(下):语汇和语法

1 词和语法的研究

2 字和汉语语法的研究

3 语法的结构类型

四 语言与文字

1 印第安奥基布娃部落一个女子的情书

2 汉字可以拼音化吗?

3 文字和书面语

4 不同类型的文字体系和语言研究

五 语言与思维

1 语言是观察思维的窗口

2 “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3 语言结构的差异和思维方式

4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六 语言与社会

1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性

2 社会的发展与语言的演变:分化

3 社会的发展与语言的演变:统一

4 不同社会的接触和语言的相互影响

七 语言学:兴起、发展和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 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2 科学思潮的更替和语言学的发展

3 语言学的功用和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八 西学东渐和中国的历史语言学

1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两本奠基性著作

2 历史语言学理论的运用和汉语音韵史的研究

3 语言理论研究思路的开拓和汉语历史语言学的新探索

九 西学东渐和中国的现代语法学

1 《马氏文通》和中国现代语法学的诞生

2 “独立”与“模仿”:汉语语法研究道路的艰难探索

3 反思和探索:语法研究前进道路的开拓

十 汉语特点的研究和中国语言学与国际接轨

1 语言特点的研究和语言共性的探索

2 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向和中国语言学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语言学是什么(第2版)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通锵。

得书感谢您对《语言学是什么(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冲突(第2版) 电子书
发现冲突就是发现需求,营销就能一招致命,实现指数级增长。制造冲突就是创作需求,营销就能改变赛道,重构市场。
区域(第8辑) 电子书
《区域》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丛书,其宗旨是立足人文学科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中国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本辑文章的主题有帝国和主权、解殖和民族主义、现代性理论、历史书写和社会转型理论,涉及英国、日本、印度、北美等世界多个区域的社会与历史分析。
听力阶梯(第4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强化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设计单词和短语的听写练习;提高篇讲解四、六级听力考试中的短对话、长对话、短文听力和复合式听写的各种具体题型的答题技巧;强化篇选择10套全真模拟题等。
听力阶梯(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个环节:基础篇设计了单词和短语的听写,省时高效地扩充词汇量;提高篇着重讲解了长对话以及原来四、六级考试较少涉及的复合式听写的答题方法;强化篇选择了10套全真模拟题以及**新的六套真题,帮助考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测试水平。
文化研究(第30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秋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