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治道路(理解中国丛书)

中国的法治道路(理解中国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与理论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深入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发展的一部重要著作。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法制改革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事业,深入研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制度程序运行和道路模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规律和面临的挑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出版前言

代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和理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法制建设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

(五)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六)司法体制不断完善

(七)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道路

(三)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在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五)始终坚持法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法治引领和保障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

(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一 法律体系及其划分标准

(一)西方国家关于法律体系的理解

(二)苏联关于法律体系问题的讨论

(三)中国关于法律体系的理解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立法经验

(一)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以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立法与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

(三)坚持中国国情和特色,学习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四)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高质立法

(五)坚持制定法律与修改法律并重,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实现五个转变

(二)确立更加严格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标准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理论研究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立法发展战略和立法规划

(五)加快推进法典化的步伐

(六)推进法律清理的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法治模式

一 关于“中国模式”和“中国法治模式”的讨论

(一)关于“中国模式”的不同观点

(二)关于“中国法治模式”的问题

二 当代“中国法治模式”的历史渊源

三 当代“中国法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以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加强法治建设

(二)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学习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三)法治进程的政府主导、上下结合、稳步推进

(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法治为主导

(五)坚持法治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四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水平的比较

(一)“世界正义工程”(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的法治评价指数

(二)世界银行的法治评价标准

(三)香港的法治评价指数

(四)上海、北京、南京、余杭的法治评价体系

(五)比较(评价)法治发展水平的原则

第四章 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一 何谓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二 为何要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三 通过民主科学立法把公平正义的道德诉求法律化

四 通过实施法律实现公平正义

(一)通过严格执法实现公平正义

(二)通过公正司法实现公平正义

(三)通过自觉守法实现公平正义

第五章 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 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的含义

(二)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法治化

二 充分发挥依法治国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发挥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功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充分发挥法治的价值评判功能,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功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充分发挥法治的强制功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五)充分发挥民主科学立法的功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六)充分发挥执政党依宪依法执政的功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 根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一)强化法治权威和良法善治,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民主化

(三)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提供法律制度支持

(四)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提高国家依法治理能力

(五)推行法治建设指标体系,提高国家依法治理效能

(六)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六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

一 在历史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 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质是政治体制改革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战略目标

(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总体思路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基本要求

五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对依法治国事业的领导

(二)推进民主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三)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五)不断加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六)切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

(八)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七章 党与法高度统一是中国法治道路的根本特征

一 “党”与“法”的概念范畴

(一)“党”的概念范畴

(二)“法”的概念范畴

(三)“党”与“法”的关系

二 法治与政治的统一性

三 党与法是高度统一的

(一)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三)从《中国共产党党章》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四)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文件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五)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化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六)从国家民主立法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七)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看党与法的高度统一

四 坚持党与法的高度统一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中国的法治道路(理解中国丛书)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林。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法治道路(理解中国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田野中国)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蓝皮书(2016) 电子书
本蓝皮书共分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保障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四个章节。其中对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现状、犯罪特征、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实名制”背后的“记名制”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户模式,发布了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的十大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提出制定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