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专家编写、逐条解读、指导实务;不仅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法律实务人士准确适用条文提供参考,而且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学习、掌握民法典的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专业学者和资深法官团队编写,兼具高度与深度,旨在对《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释义,不仅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法律实务人士准确适用条文提供参考,而且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学习、掌握民法典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编者费安玲,女,满族,1959年11月生于北京,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和罗马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罗马第二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民法学、罗马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和保险法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民事法律的适用规则】

一、规范宗旨

二、《民法典》总则与分则的适用关系

三、《民法典》与其他民事法律的适用关系

四、《民法典》规则与基本原则的适用关系

第二条 【习惯作为法源的适用】

一、规范宗旨

二、习惯成为法源的积极条件

三、习惯成为法源的消极条件

四、习惯与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顺位

第三条 【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一、规范宗旨

二、滥用权利的判断

三、滥用民事权利的构成要件

四、滥用民事权利的法律后果

二、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四条 【胎儿利益保护】

一、规范宗旨

二、胎儿与胎儿利益的制度价值

三、属于胎儿利益保护情形的判断要件

四、为保护胎儿利益主张权利的法定代理人

五、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相应权利

第五条 【行为与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之效力

三、何时需要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

四、民事法律行为与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综合判断法

三、 监护

第六条 【监护能力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自然人的监护能力

三、有关组织的监护能力

第七条 【遗嘱指定监护人】

一、规范宗旨

二、遗嘱指定监护人应当经被指定人同意

三、未成年人遗嘱监护应由最后担任监护人的父母一方作出

第八条 【协议确定监护人】

一、规范宗旨

二、协议确定监护人适用的主体范围

三、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

第九条 【指定监护的参考因素】

一、规范宗旨

二、指定监护的两个原则

三、指定监护的具体参考因素

第十条 【指定监护争议的处理】

一、规范宗旨

二、有关当事人的范围

三、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的法律效力

四、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效力

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与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衔接

六、有关当事人逾期申请的处理

第十一条 【成年人意定监护】

一、规范宗旨

二、成年人意定监护的成立条件

三、成年人意定监护的撤销

四、对意定监护的监督

第十二条 【变更监护人】

一、规范宗旨

二、终止监护关系的相对终止性质

三、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四、依申请和依协议变更监护人

五、尊重与维护被监护人意愿和利益

第十三条 【监护职责委托行使】

一、规范宗旨

二、监护职责委托的本质属于委托合同

三、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方式

四、监护职责委托的限制条件

五、监护人与受托人的法律责任分担

六、临时监护职责委托不同于临时生活照料、临时监护

四、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十四条 【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

一、规范宗旨

二、向法院提出宣告失踪申请的适格主体:利害关系人

三、利害关系人是否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有无顺位限制

第十五条 【财产代管人的诉讼地位】

一、规范宗旨

二、财产代管人的概念

三、财产代管人的范围和确定

四、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地位及职责

五、财产代管人参加诉讼的依据及诉讼权利与义务

第十六条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

一、规范宗旨

二、宣告死亡的特别程序由利害关系人提起

三、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之范围

四、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无顺位限制

五、利害关系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第十七条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

一、规范宗旨

二、对将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期间设定为满四年的理解

三、四年期间的具体计算方法

五、 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他形式】

一、规范宗旨

二、默示成立法律行为

三、不作为成立法律行为

四、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判断

五、与《民法典》第490条之间的关系

第十九条 【重大误解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重大误解所涉错误认识的具体类型

三、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第二十条 【意思表示的误传】

一、规范宗旨

二、意思表示的误传的构成条件

三、传达错误所涉法律关系

四、意思表示误传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一条 【欺诈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二十二条 【胁迫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胁迫行为的构成

第二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一、规范宗旨

二、法律行为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三、参照适用的安排

第二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附不可能条件】

一、规范宗旨

二、不可能条件的理解

三、附不可能条件的分类

四、附不可能条件为生效条件的法律效果

五、附不可能条件为解除条件的法律效果

六、 代理

第二十五条 【单独行使代理权】

一、规范宗旨

二、共同行使代理权

三、擅自行使代理权的行为

四、对被代理人的责任

五、对法定共同代理的适用

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条 【紧急情况下的复代理】

一、规范宗旨

二、紧急情况的认定

三、复代理与转委托

四、不适用于法定代理

第二十七条 【无权代理的证明】

一、规范宗旨

二、无权代理未被追认

三、相对人善意

四、相对人的选择权

五、举证责任分配

第二十八条 【表见代理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

三、不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形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二十九条 【追认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一、规范宗旨

二、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三、被代理人的追认

四、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七、 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正当防卫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构成要件

三、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防卫过当的认定和效果】

一、规范宗旨

二、防卫过当的认定

三、防卫过当的法律效果

四、举证责任

第三十二条 【紧急避险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紧急避险的认定

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第三十三条 【避险不当构成和效果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避险不当的构成

三、避险不当的效果

第三十四条 【见义勇为受益人适当补偿数额的确定】

一、规范宗旨

二、补偿的性质

三、确定补偿的要素

八、 诉讼时效

第三十五条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一、规范宗旨

二、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适用范围

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适用条件

四、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证明责任

第三十六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规范宗旨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的一般规则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的例外情形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十七条 【对法定代理人诉讼时效期间的补充规定】

一、规范宗旨

二、本条适用的权利主体

三、本条适用的义务主体

四、本条的适用情形

五、本条的适用效果

第三十八条 【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

一、规范宗旨

二、诉讼时效的再次中断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

九、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一、规范宗旨

二、条文重点释义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费安玲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田野中国)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清代法律的常规化:族群与等级(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一本书看清代法律走向常规化的演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