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推出了“财经支持指数”(简称“财经指数”),旨在综合评价实体经济、财政、金融三者之间协同发展的水平,深度分析财政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
内容简介
“财经指数”可用于纵向长期分析和横向城市间对比研究,书中的“财经指数”及各分项指数立足北京,纵向上对北京2014-2019年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深入剖析,横向上选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五大同等级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北京的优势进行识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北京财经指数:理论与框架
一 北京财经指数的基本理论
(一)财经指数的基本内涵
(二)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四)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二 财经指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二)技术原则
三 北京财经指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一)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二)北京财经指数指标体系解释
第二章 北京财经指数:结构与方法
一 北京财经指数的结构
(一)北京财经指数综合评价指数和分项指数
(二)几个关键问题
二 北京财经指数构造方法
(一)权重确定
(二)标准化处理
(三)指数合成
三 数据范围及来源
(一)数据范围
(二)数据来源
第三章 北京财经指数:现状与趋势
一 北京财经指数综合分析
(一)北京财经指数综合指数
(二)北京财经指数分项指数
二 财政支持分项指数
(一)财政支持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二)财政支持分项指数的构成分析
三 金融支持分项指数
(一)金融支持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二)金融支持分项指数的构成分析
四 经济成效分项指数
(一)经济成效分项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二)经济成效分项指数的构成分析
第四章 北京财经指数:财政支持报告
一 北京财政支持分项指数总体分析
二 北京财政实力分析
(一)财政实力指数的构成与变动趋势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上升,但后续动力有限
(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提高,但波动性较大
(四)债务收入迅速增加
(五)政府财力增长显著,但进入下降通道
三 北京财政支持力度分析
(一)财政支持力度指数的构成与变动趋势
(二)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上升通道出现转折
(三)公共性支出持续攀升
(四)经济性支出波动中降低
(五)创新类支出上升趋势出现骤降
四 北京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一)财政可持续性指数的构成及趋势分析
(二)“土地财政”波动性极大
(三)税收占比稳步下降
(四)政府债务规模小幅扩大,风险总体可控
(五)财政收支比出现小幅下降
五 北京财政支持效度分析
(一)财政支持效度指数的构成及趋势分析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于2019年出现骤降
(三)公共性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四)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明显增加
(五)R&D支出占GDP比例波动中提升
第五章 北京财经指数:金融支持报告
一 北京金融支持分项指数总体分析
二 金融实力分析
(一)金融实力指数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各项存款余额平稳上升
(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波动中增长
(四)金融机构法人数在2017年骤升
(五)上市公司数持续攀升
三 金融支持力度分析
(一)金融支持力度指数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波动性强
(三)新增贷款先降后升
(四)新增债券融资骤升骤降
(五)新增股票融资急剧缩减
四 金融可持续性分析
(一)金融可持续性指数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各项存贷款余额比有所降低
(三)各项贷款余额/GDP波动下降
(四)金融业增加值持续上升
(五)不良贷款率有回升迹象
五 金融支持效度分析
(一)金融支持效度指数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金融业增加值/GDP保持平稳
(三)人均新增贷款出现回落
(四)企业存款/各项存款余额持续降低
(五)技术合同成交额/新增贷款大幅上升
第六章 北京财经指数:经济成效报告
一 北京经济成效分项指数总体分析
二 增长数量指数分析
(一)增长数量指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GDP指标增长显著
(三)第三产业占比指标保持稳定
(四)GDP增长率指标明显下降
(五)人均GDP指标与GDP指标基本一致
三 增长质量指数分析
(一)增长质量指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显著提高
(三)单位GDP能耗指标逐年下降
(四)PM2.5指标较基期减半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直线上升
四 动能升级指数分析
(一)动能升级指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指标2019年翻倍
(三)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指标逐年上升
(四)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指标持续提高
(五)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保持高增长水平
五 对外开放指数分析
(一)对外开放指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FDI规模指标2017年后大幅回落
(三)出口规模指标2017年起呈现上升趋势
(四)进出口规模/GDP指标波动中下行
(五)入境人数指标小幅降低
第七章 北京财经指数横向分析报告
一 北京财经指数总体方位分析
(一)北京财经指数稳居前列
(二)财经指数增长趋势稳健
二 财经指数分项指数横向比较与趋势
(一)财经指数分项指数横向比较
(二)财经指数分项指数趋势分析
三 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财经指数趋势分析
(一)上海财经指数分项指数趋势分析
(二)广州财经指数分项指数趋势分析
(三)深圳财经指数分项指数趋势分析
(四)重庆财经指数分项指数趋势分析
第八章 财政支持横向比较与北京优势识别
一 北京财政实力指数稳定上升
(一)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上升趋势
(二)北京市土地出让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三)北京市债务收入呈平稳上升趋势
(四)北京市政府财力增长速度较快
二 北京财政支持力度指数稳定上升
(一)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呈上升趋势
(二)北京市公共性支出增长速度较快
(三)北京市经济性支出波动增长
(四)北京市创新类支出稳居首位
三 北京财政可持续性指数相对稳定
(一)北京土地出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最低
(二)北京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列
(三)北京政府债务余额/GDP相对稳定
(四)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排名前列
四 北京财政支持效度指数逐年上升
(一)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绝对值较高
(二)北京公共性支出/一般预算总支出小幅上升
(三)北京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排名前列
(四)北京R&D支出占GDP比例较高
五 北京优势识别
第九章 金融支持横向比较及北京优势识别
一 北京金融实力指数保持领先
(一)各项存款余额持续上升
(二)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平稳上升
(三)金融机构法人数趋于稳定
(四)上市公司数处于较高水平
二 北京金融支持力度指数保持领先
(一)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波动较大
(二)新增贷款处于较低水平
(三)新增债券融资趋于稳定
(四)新增股票融资具有不稳定性
三 北京金融可持续性指数保持领先
(一)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小幅降低
(二)各项贷款余额/GDP较平稳下降
(三)金融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
(四)不良贷款率占绝对优势
四 北京金融支持效度指数居于中位
(一)金融业增加值/GDP持续领先
(二)人均新增贷款平稳发展
(三)企业存款/各项存款余额整体下降
(四)技术合同成交额/新增贷款遥遥领先
五 北京优势识别
第十章 经济成效横向比较及北京优势识别
一 北京增长数量指数跃居第一
(一)GDP持续稳定上升
(二)第三产业占比总体平稳增长
(三)GDP增长率逐年下降略有波动
(四)人均GDP稳步增长
二 北京增长质量指数排名稳定
(一)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增加但略有波动
(二)单位GDP能耗稳定下降
(三)PM2.5年均浓度持续降低且北京减幅最为明显
(四)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匀速增长趋势
三 北京动能升级指数超越上海
(一)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且北京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总体平稳增长
(三)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四)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显著增加
四 北京对外开放指数仍有提升空间
(一)FDI规模总体平稳但北京出现大幅度波动
(二)出口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三)进出口规模/GDP有所下降
(四)入境人数总体略有增长但北京有所下降
五 北京优势识别
参考文献
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20-2021):北京财经指数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姗姗。
得书感谢您对《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20-2021):北京财经指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