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探讨黑名单制度的作用及建议
内容简介
黑名单制度是我国近年来兴起和发展的一项新型的行政监管和行业管理制度,通常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组织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信息进行归集后形成的向社会公开的一种名录。本书从黑名单制度的概述、作用与意义入手,介绍我国黑名单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境外黑名单制度的实践与经验,并对我国黑名单的制度设计提出立法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爱丽丝·戈夫曼,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女儿,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专业,目前是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及波莫纳学院的客座助理教授。
译者简介:
赵旭东,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师从费孝通教授。$$$$$赵旭东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王宽诚英国学术院奖学金”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从事合作研究。2003年在荷兰莱顿大学法院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2007年起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七十佘篇,代表性著作为《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构》(2003)、《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2008)、《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2009)、《法律与文化——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经验》(2011)等。$$$$$赵旭东,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费孝通教授,1998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5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2年获得“王宽诚英国学术院奖学金”,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从事五个月的合作研究。2003年赴荷兰莱顿大学,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2005年6月开始执教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主要研究兴趣如下:(1)文化、社会认知与广义的实践理论建构;(2)乡村社会结构与纠纷解决过程的政治与法律人类学研究,(3)民间信仰复兴及其与国家现代性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4)后殖民社会、权力与文化理论研究,(5)广义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及其反思研究;(6)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建构与反思,(7)土地利用与发展的乡村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五十佘篇,译著四部。代表性研究著作一为《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次为《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以及《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代表性著作有《否定的逻辑》(2008)、《权力与公正》(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构》(2003)等。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译著多部。$$$$$赵旭东,196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费孝通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05年一2011年),任该系系主任。2002年一2004年之间,先后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以及荷兰莱顿大学从事访问研究。曾兼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2007年一2011年)。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丽萨·格宗(Lisa Gezon),
美国西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教授、系主任。
曾在科塔克指导下获得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人类学哲学博士。
康拉德·科塔克(Conrad Kattak),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以学术与应用人类学作家和研究者自居。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 言
第一章黑名单制度概述
一、黑名单的制度起源
二、境外国家黑名单制度的主要立法例
三、我国目前实践中的黑名单制度
四、黑名单概念的界定
五、黑名单的法律性质
(一)黑名单与行政行为
(二)黑名单与具体行政行为
(三)黑名单制度与行政处罚行为
(四)黑名单制度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五)小结
六、黑名单制度的法律依据
七、黑名单的类型
(一)行政黑名单、司法黑名单与社会黑名单
(二)中央黑名单与地方黑名单
(三)部门、行业黑名单与统一黑名单
(四)公开黑名单与保密黑名单
(五)限权黑名单与非限权黑名单
八、黑名单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
(一)黑名单制度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
(二)黑名单制度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关系
(三)黑名单制度与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的关系
九、黑名单制度理论和立法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一)黑名单制度理论研究是立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二)黑名单制度的理论和立法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相关理论和立法研究将极大地推动黑名单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十、小结
第二章黑名单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黑名单制度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二)黑名单制度是完善商务诚信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对市场主体信用约束急需加强黑名单制度的建设
二、黑名单制度与行政监管形式创新
(一)黑名单制度是行政监管形式的重要创新
(二)黑名单制度是政府简政放权的重要补充
三、黑名单制度是交易安全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一)保障交易安全概述
(二)黑名单制度有利于选择交易相对方
(三)黑名单制度有利于阻遏违法违约行为的发生
第三章我国黑名单制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黑名单制度的发展脉络
(一)我国黑名单制度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2014年)
(二)我国黑名单制度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二、我国黑名单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中央层面的黑名单立法文件
(二)地方政府黑名单立法文件
(三)银行、第三方评级机构、行业协会等其他社会机构相关规定
(四)黑名单制度的实践运用
三、我国黑名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黑名单列入标准杂乱
(二)黑名单的惩戒措施和移出标准也不统一
(三)信息不共享,惩戒不联动
(四)救济渠道不畅通,运作程序不规范
(五)公示平台不统一,公示内容及方式不规范
第四章境外黑名单制度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境外制度概况
第二节 境外具体立法实践与制度经验
一、美国
二、欧盟
三、德国
四、法国
五、英国
六、澳洲
七、加拿大
八、俄罗斯
九、日本
十、韩国
十一、新加坡
十二、南非
十三、我国台湾地区
十四、世界银行
十五、不合作组织(NCCTs)
第三节 结 论
第五章黑名单制度的立法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黑名单制度的立法目标
二、黑名单制度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
(二)适当原则
(三)信用约束原则
(四)联合惩戒原则
(五)保障私权原则
(六)社会共治原则
第六章我国黑名单的制度设计与立法建议
第一节 黑名单的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概述
二、黑名单的设立和协调主体
三、建立问责机制
第二节 黑名单的设定制度
一、《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与规定
二、《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与规定
三、黑名单的设定与规定
第三节 黑名单的列入条件
一、分散立法模式下黑名单列入条件的问题及分析
二、黑名单列入条件统一立法的制度价值
三、黑名单列入条件的具体设计
第四节 黑名单的列入程序
一、规范黑名单列入程序的现实必要性
二、规范黑名单列入程序的理论必要性
三、黑名单列入程序应遵守的原则及要求
四、黑名单列入程序中的义务主体
第五节 黑名单的分级制度
一、分级制度的制度价值
二、分级制度的现有适用
三、黑名单分级制度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四、建立企业黑名单分级制度
第六节 黑名单的公示方式和公示内容
一、黑名单公示的意义
二、黑名单公示的现状
三、黑名单公示方式的选择
四、黑名单公示的内容
第七节 黑名单的公示期限
一、公示期限的内涵
二、公示期限的制度价值
三、国内和国外关于公示期限的实践经验
四、黑名单公示期限的立法构想与理由
五、小结
第八节 黑名单的移出制度
一、黑名单移出制度概述
二、黑名单移出制度的价值探讨
三、黑名单移出制度的立法构想
第九节 黑名单历史信息查询制度
一、历史信息查询的法律属性
二、历史信息查询的必要性
三、历史信息查询与权利保护
四、历史信息查询主体
五、历史信息查询范围
六、历史信息查询程序
第十节 黑名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
一、黑名单的法律效力
二、黑名单的法律后果
三、具体惩戒措施
第十一节 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一、 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二、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第十二节 黑名单的异议与救济
一、黑名单的异议制度
二、黑名单的救济制度
附件:黑名单制度文件选辑
一、国务院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部门黑名单规定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工商总局: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食药总局: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三、地方黑名单规定
江苏省严重失信黑名单社会公示管理办法(试行)
辽宁省失信黑名单企业惩戒联动实施办法(试行)
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
河北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商务领域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质监局“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试行)
四、境外黑名单规定
美国:联邦健康服务项目排除名单制度
韩国:关于阻碍科斯达克市场健全性行为人的信息管理基准
南非:关于财政部门、交易实体、宪法机构和 公共机构的财政政策规定
黑名单制度是2018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旭东等。
得书感谢您对《黑名单制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