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阐释

文艺心理阐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在心理学资源中探索文学艺术创作奥秘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学科的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为文艺心理学面世揭开序幕;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大学课堂讲授,成为国内引进文艺心理学系统理论的第一人;1936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文艺心理学》专著。此后,这一学科在中国沉寂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得以重建。鲁枢元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积淀深厚的西方心理学资源中披沙沥金,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日内瓦学派、“维列鲁”学派逐一进行了兴致盎然的扫描与梳理,从中探寻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知识与理论。

全书共分为三卷,卷一分析了20世纪文学整体背景的转换,将文艺问题和心理问题放置在人类活动历史的框架中,希望文艺心理学研究可以更加贴近现实;卷二点评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九个国外心理学派,并梳理了各流派思想理论中与文学艺术心理相关的环节;在卷三中,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从本体论、创作论、价值论、批评论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文学观,表达了自己对新时期文艺学发展状况的研判。

作者简介

作者鲁枢元,苏州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现任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创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项目中国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艺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文化及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题记

序言

引论: 文学“向内转”与文艺心理阐释

卷一 背景转换中的文学动势

第一章 文学艺术活动的“向内转”

诺伯特·维纳的论断

西方文学的历史性转折

新时期文学的生长层

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文学的世界整体性

郭沫若的表现主义热情

鲁迅的现代主义色彩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

“后退运动”与文学进步

社会文化心理动因

第三章 向着心理学呼唤

抹去了的疆界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

世界文学的前景

蓝色幕布上的一块黄斑

卷二 现代心理学参照系

第四章 模糊的心理星云

多维坐标系统

瞎子摸象

悲剧,还是喜剧

第五章 构造主义:砖泥心理学

德高望重的先驱

经验的世界

心理元素与统觉

情感三维说

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

铁铸的铁钦纳

第六章 机能主义:在意识的河流中

聪敏过人的学者

人类意识之流

“意识流”波及文坛

悖于常情的情绪理论

灵与肉的纠葛

第七章 行为主义:没有心灵的心理学

心理学界的“叛乱分子”

人是比狗大一些的东西

心理学操纵控制人类

赫尔的数学化途径

第八章 精神分析:走进心灵的地狱

蒙受误解的弗洛伊德

潜意识与深蕴心理

原始性欲与心理动力

早期经验与人格

梦的解析与文艺心理学

艺术殿堂的门外汉

拉康:永远是弗洛伊德的门徒

第九章 分析心理学:探求现代人的心灵

“加冕王子”的悖逆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潜意识与创造力

原型种种

神话学与原型批评

真诚的神秘主义者

第十章 格式塔心理学:游弋于心物之间

从德国到美国

格式塔质

力的图式与情的表现

顿悟与创造性思维

走向文学格式塔

在人类认识的曲线上

第十一章 日内瓦学派:新的综合

皮亚杰,蜘蛛和它的网

认识的主观性

人与环境的辩证法

思维与语言

智力与情感

“生命就是几何学”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当代西方乌托邦

第三势力的崛起

转向人的内部空间

人的潜能与自我实现

高峰体验

饱含人性的方法论

从科学到乌托邦

第十三章 “维列鲁”学派:驶向社会文化的海洋

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

心理学界的别林斯基

打破机械反映论的坚冰

个性化含义

言语心理机制

从势不两立到对立互补

卷三 文学,在心理学的屏幕上

第十四章 本体论:大地和云霓

漂浮于上层建筑之上的云

艺术世界与心理世界

神韵与格式塔

旋转的陀螺

第十五章 创作论:从深渊到峰巅

教不会的学问

艺术的“生物学”原理

打不开的黑箱子

下坡路与上坡路是一条路

第十六章 价值论:人的内在属性的佐证

文学对社会心理的调节

使人成其为人

重于外者而内拙

文学永不悲观

第十七章 批评论:人类精神的互动

心理批评的源流

途径与方法

模式或形态

以心换心的批评家

第十八章 文艺心理学学科重建

银河系的超复杂系统

测不准原理

怪杰费耶阿本德

烂漫春光何处寻

第十位缪斯

中国传统医学的启示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附录一 学术界评论选摘

附录二 文艺心理学研究参考文献

文艺心理阐释是2023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鲁枢元。

得书感谢您对《文艺心理阐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宋金元文艺思想史(下卷) 电子书
本书由著名学者李春青、张海鸥、赵维江担任主编,国内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而成,分上中下三册,共11编40章,总字数近200万。本书内容包括宋金元的诗学思想、文章学思想、词曲学思想、书画艺术思想、政治与文艺思想、佛教道教与文学思想、儒学与文艺思想等,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金元时期的文艺思想,是国内第一部宋金元贯通的文艺思想史。本书体例独特、视角新颖、结构完整、论述严密,有不少新的学术创见,具有很高的学
两汉文艺思想史(下) 电子书
本书上中下三册,侧重于历史的论述,从西汉初中期文艺思想、西汉后期文艺思想、东汉前期的文艺思想、东汉中后期文艺思想四个主要时段阐释论述两汉时期的文艺思想。全书从纵横两个维度梳理两汉的文艺思想,既有历史的时间线索,又有专题的内容研究,两者结合,将两汉文艺思想的研究推向了深入。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5) 电子书
本书所遴选文章涉及电影文化、乡村教师形象、粉丝文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唐诗和明诗、礼乐观念等领域,并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思考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点面结合,中外比较,从中得出有一定见地的结论,值得学术界的借鉴。各篇文章作者都注重对研究过程进行阐述,如详细记录、分析主题选取、材料发现、导师指导以及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对如何做好学位论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 下册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况,从历史语境入手,探讨人们文艺观的社会成因和思想、学术背景,剖析本时期所产生的文艺范畴的观念内涵,并绎理文艺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分手心理学 电子书
争吵分手出轨关系破裂,作者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解析,防家暴反PUA走出伤痛,构建健康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