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经营、生产人员的参考资料。

1.图片丰富,图文并茂

2.作者为食用菌研究员,农业科技特派员,资料全面,针对性、实操性强

3.围绕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省时省力,效益高,减损邵

4.具体操作步骤配图精细讲解,规模化生产,科学致富一步到位就靠它!

内容简介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可实现周年栽培、标准化作业,经济效益较一般栽培显著提高,是高科技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本书在借鉴前人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蛹虫草工厂化生产中的菌种制作、栽培、病虫害防治、保鲜及加工技术,特别是在隧道式二次发酵技术,液体菌种发酵技术,利用杏鲍菇、金针菇菌糠生产饲料、肥料和栽培双孢菇、草菇、鸡腿菇等方面都有详细介绍,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经营、生产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孟庆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从事食用菌工作二十多年,主要侧重食用菌菌种选育和工厂化栽培。工作后参与主持多项省市食用菌课题,发表专著一部,发表论文50余篇,现为食用菌科技特派人员,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双孢菇工厂化栽培1

第一节双孢菇概述1

一、形态特征2

二、双孢菇生活史4

三、生长发育条件6

第二节双孢菇菌种生产9

一、菌种的概念9

二、菌种的分级10

三、菌种的生产流程11

四、菌种的生产计划12

五、优质菌种的标准12

六、主要栽培品种15

七、双孢菇母种生产20

八、原种、栽培种生产(麦粒菌种的生产)32

第三节工厂化双孢菇栽培场所及生产安排45

一、工厂化双孢菇栽培场所45

二、工厂化周年生产安排46

三、投入和经济效益46

第四节双孢菇栽培原料及培养基配方47

一、栽培原料及特性47

二、培养料配方55

三、碳氮比及计算56

四、培养料中含氮量及计算58

第五节双孢菇发酵技术58

一、发酵的必要性58

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规律和培养料理化性状的变化59

三、我国发酵技术的发展历史60

四、双孢菇二次发酵60

五、双孢菇隧道式三次发酵72

第六节双孢菇工厂化播种、发菌管理73

一、菌种选择和使用73

二、工厂化播种75

三、双孢菇工厂化覆土前发菌管理77

第七节双孢菇覆土及覆土后发菌管理80

一、覆土作用80

二、覆土材料要求和选择81

三、覆土时间82

四、覆土前的准备工作83

五、覆土方法83

六、工厂化覆土后发菌管理87

第八节双孢菇工厂化出菇管理89

一、诱导双孢菇原基形成阶段管理(以100m2出菇面积为例)89

二、出菇管理阶段90

第九节双孢菇采收95

一、采收时机95

二、采收卫生要求96

三、采收方法96

四、采收后管理97

五、分级要求98

六、撤料、消毒、培养料再利用99

第十节双孢菇的包装、保鲜、运输与储藏101

一、包装101

二、保鲜101

三、加工102

四、双孢菇的运输与储藏105

第十一节双孢菇病虫害防治技术105

一、主要竞争性病害105

二、主要侵染性病害115

三、主要生理性病害121

四、双孢菇主要虫害127

五、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131

第二章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134

第一节金针菇概述134

一、金针菇形态特征135

二、金针菇营养需求136

三、金针菇环境需求137

四、金针菇生活史139

五、培养特征139

第二节厂址选择、厂房与设备、栽培方式和生产安排140

一、工厂化金针菇厂址选择140

二、工厂化厂房设计与设备141

三、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工艺流程、栽培方式、时间安排145

第三节工厂化金针菇菌种选择和生产146

一、菌种的选择146

二、优质菌种的标准147

三、菌种生产147

第四节金针菇栽培袋(瓶)的制作163

一、栽培容器163

二、栽培原料和配方166

三、栽培原料的配制方法169

四、装袋、装瓶173

五、灭菌、冷却177

六、接种183

七、培养191

第五节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193

一、瓶栽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193

二、袋栽工厂化金针菇出菇管理203

第六节金针菇栽培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措施212

第七节金针菇的保鲜和加工217

一、金针菇的保鲜217

二、金针菇深加工产品218

第八节工厂化金针菇菌糠的再利用220

一、工厂化金针菇菌糠种菜220

二、工厂化金针菇菌糠喂牛224

三、利用金针菇菌糠制作双孢菇菌种227

四、利用金针菇菌糠做燃料228

第三章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229

第一节杏鲍菇概述229

一、菇体形态230

二、生活史230

三、营养需求231

四、环境需求231

第二节杏鲍菇的栽培季节、场所、工艺流程、方式233

一、栽培季节233

二、场所、工艺流程、方式233

第三节杏鲍菇菌种选择和制作237

一、栽培菌种选择237

二、优质菌种标准238

三、菌种生产239

第四节杏鲍菇出菇菌袋(瓶)的生产249

一、原材料准备、配方249

二、配料、拌料249

三、装袋、装瓶250

四、灭菌与冷却251

五、接种251

六、菌丝培养254

第五节杏鲍菇出菇管理255

一、工厂化袋栽出菇管理255

二、工厂化瓶栽出菇管理264

第六节杏鲍菇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267

第七节杏鲍菇加工274

一、杏鲍菇切片烤干274

二、杏鲍菇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274

三、麻辣杏鲍菇酱的制作275

第八节工厂化杏鲍菇菌糠的再利用276

一、杏鲍菇废菌袋覆土出菇276

二、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菇279

三、杏鲍菇菌糠栽培姬松茸技术286

四、杏鲍菇菌糠种植鸡腿菇288

五、杏鲍菇菌糠种植草菇289

第四章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294

第一节蛹虫草概述294

一、蛹虫草名称及分类地位294

二、蛹虫草经济价值294

三、蛹虫草栽培状况295

四、蛹虫草的生物学特征296

第二节栽培季节、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场所、原料及方式300

一、栽培季节、工艺流程300

二、栽培场所和原料301

三、生产设备302

四、栽培方式303

第三节蛹虫草菌种选择和制作306

一、蛹虫草菌种选择306

二、蛹虫草菌种退化原因和防控方法307

三、蛹虫草菌种的制作308

第四节蛹虫草的养菌和转色324

一、发菌期管理324

二、转色管理327

第五节蛹虫草出草管理329

一、诱导原基329

二、子实体生长期管理332

三、出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34

第六节采收、分级、干制、包装和储藏337

一、采收337

二、分级339

三、干制339

四、包装343

五、储藏343

第七节蛹虫草加工344

一、蛹虫草菌粉、蛹虫草含片345

二、蛹虫草补酒346

三、蛹虫草口服液347

四、蛹虫草泡茶348

五、蛹虫草营养面条349

六、蛹虫草炖牛肉349

七、蛹虫草炖母鸡349

附录351

附录1名词注释351

附录2常用主辅料碳氮比(C/N)354

附录3培养基含水量计算表354

附录4常见病害的药剂防治355

附录5常见虫害的药剂防治356

附录6菌种生产管理357

附录7车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358

附录8发酵料仓建造施工及配套设备(安广杰提供)359

附录9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安广杰提供)364

附录10双孢菇生产管理记录表(安广杰提供)367

参考文献372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是201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图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临夏牡丹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着重介绍临夏牡丹的缘由、特性、临夏牡丹的发展史、临夏牡丹栽培现状,临夏牡丹科学研究,临夏牡丹栽培技术及临夏牡丹文化和临夏牡丹栽培技术规程、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技术规程,临夏牡丹发展规划。
半夏高产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针对山东道地产区的半夏特色栽培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及生产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半夏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的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对土壤、肥料、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的具体要求,半夏的倒苗习性、繁殖方法、种苗标准、栽种前的准备工作、栽种技术、合理间套作模式、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选择良种与贮藏、科学采收加工、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等,并对半夏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工作月历进行了概括。
湖湘大宗道地药材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根据湖南省中药材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野生抚育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对湘产特色药材的种植技术进行详解。全书共收载60种湖湘道地药材,每位药材皆从【来源】【植物形态】【种质资源及分布】【适宜种植产区】【生态习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要求】【储藏运输】等方面进行介绍,凸显每个区域的品种特色。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稿涵盖了古浪县重点推广作物的不同栽培技术,概要介绍了栽培所需生物学基础理论,对重点推广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做了详实介绍,同时从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宜范围等方面简要介绍对重点推广作物的主推品种。还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对古浪县主推大宗作物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解答。
甘肃道地中药材使用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栽培中药材,遴选涵盖甘肃道地药材“五朵金花”和“十大陇药”在内的25种主产或重点中药材,从中药材的植物学特征、生态环境适应、生产技术流程、种子(苗)生产技术、规范栽培要点和产地加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而朴实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