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乔治·莱考夫(GeorgeLakoff),24岁时就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去了哈佛大学任教。 32岁时发表了第一篇认知语言学论文,成为认知语言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
内容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24岁时就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去了哈佛大学任教。
32岁时发表了第一篇认知语言学论文,成为认知语言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挑战语言学泰斗乔姆斯基,引发了语言学界的一场“战争”。
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恩竞选总统时的“语言教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
著述颇丰,其中《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道德政治》是霍华德?迪恩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时使用的竞选指导手册;《别想那只大象》则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派的基本指南。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24岁时就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去了哈佛大学任教。32岁时发表了第一篇认知语言学论文,成为认知语言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挑战语言学泰斗乔姆斯基,引发了语言学界的一场“战争”。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恩竞选总统时的“语言教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著述颇丰,其中《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道德政治》是霍华德?迪恩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时使用的竞选指导手册;《别想那只大象》则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派的基本指南。
章节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
第二章隐喻性概念的系统性
第三章隐喻系统性:凸显和隐藏
第四章方位隐喻
第五章隐喻与文化连贯
第六章本体隐喻
第七章拟人
第八章转喻
第九章隐喻连贯性的挑战
第十章更多的例子
第十一章隐喻建构的部分性质
第十二章我们的概念系统根据何在?
第十三章结构隐喻的基础
第十四章因果关系:部分自发和部分隐喻
第十五章经验的连贯建构
第十六章隐喻的连贯性
第十七章隐喻中复杂的连贯性
第十八章概念结构理论的一些影响
第十九章定义和理解
第二十章隐喻如何赋予形式以意义
第二十一章新意义
第二十二章相似性的产生
第二十三章隐喻、真理、行动
第二十四章真理
第二十五章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神话
第二十六章西方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客观主义神话
第二十七章隐喻如何揭示客观主义神话的局限性
第二十八章主观主义神话的不足
第二十九章经验主义替代阐释方案:赋予古老神话以新意义
第三十章理解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2015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乔治·莱考夫。
得书感谢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